王昱
丹鳳縣寺坪鎮趙塬村63歲的彭金芳老人坐在家里樂呵呵地聽醫生給她講幾種藥的用法,“鎮上的醫生一個月就來幾回,給我測血壓、血糖,我這些藥還沒吃完,就又把新藥送來了。前一陣子,聽說高血壓和糖尿病能享受國家報銷政策,想去問問咋辦,結果醫生就上門來給我做了慢病認定。現在這政策好啊,坐家里等人來就行啦。”
丹鳳縣醫療保障局圍繞制約醫療保障工作發展和群眾反映強烈的難點、堵點、熱點問題,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努力提升醫療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作風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2019年9月29日,全省醫保扶貧現場會在丹鳳召開,向全省推廣“丹鳳醫保扶貧經驗”。2020年6月3日,市醫保局專門下發文件,在全市推廣丹鳳“下沉式”工作方法,快速有效解決門診“兩病”和“慢特病”申報鑒定“堵點”和“難點”的創新做法。
今年,針對門診慢病鑒定手續繁雜、報銷限額、群眾政策知曉率不高、主動申報并享受報銷很少這些醫保扶貧政策兌現的“難點”和“堵點”,丹鳳縣醫保局主動擔當,邀請門診慢病患者代表、醫療專家和業務人員進行“會診”,破解難題,采取“下沉式”工作方法,抽調縣醫院和中醫院具有高級職稱的骨干醫師及專家8名,組建12個專門團隊155個篩查小組,深入鎮、村一線,上門提供“保姆式”醫療服務,指導全縣12個鎮辦17個衛生院同步啟動慢病報銷,逐鎮村建立慢病臺賬,完善門診慢病鑒定花名冊、門診慢病卡發放登記表,累計申報高血壓12067人,鑒定發卡11650人;糖尿病申報1879人,鑒定符合條件1653人,“兩病”申報574人,鑒定合格419人;慢特病申報702人,鑒定發卡582人,有效解決了群眾政策知曉不多、資料提供困難、兌現麻煩等問題,實現門診慢病“患者底子清、保障全覆蓋”。
針對工作中容易出現的“慢”“拖”“推”“躲”“冷”“硬”等現象,縣醫保局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不斷強化宗旨意識,努力促進醫保惠民實事落地生根。完善全縣醫保基金總額預算辦法,對上年度所有病種醫療費用實行總額預算管理。明確單病種124種,實行定額結算。對腦癱、精神病等探索執行按床日限期付費模式,逐步建立按病種、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為主,按床日、按人頭、按服務單元付費等協同發展的多元復合型支付方式,及時維護新版藥品目錄信息,疫情期間建立醫保業務經辦綠色通道,開通網上繳費、網銀、手機APP電子參保繳費。縣內定點醫療機構全部實行“不收押金,先住院、后付款”,基本醫療、大病保險、民政救助“一站式”結算。155個村衛生室門診報銷不需要提供票據,即時服務,參保人員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門診統籌待遇。門診慢特病鑒定報銷資料由6種簡化為2種,“兩病”門診報銷權限下放到鎮辦衛生院,方便了群眾就醫和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