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樊利仁)“十三五”以來,丹鳳縣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快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奮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不斷提升生態“顏值”。
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堅定不移踐行“兩山”理念,以治污降霾為核心,加強部門協作,打好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組合拳,“十三五”以來拆改燃煤鍋爐25臺,淘汰黃標車1000多輛、高排放老舊機動車65輛,建成47個村級光伏電站并實現并網發電,累計購置純電動公交車28輛替代原有公交線路3條,引進飛馳出行共享電單車,投放電單車400輛,極大引導市民綠色出行。
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以丹江流域污染防治項目建設為抓手,累計實施丹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項目33個,建成了棣花、竹林關、商鎮3個鎮級污水處理廠,完成了縣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縣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及巒莊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投入運營,其余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有序推進;組織開展了丹江城區段非法排污口整治工作,排查出的7處排污口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完成了飲用水水源地存在的7個問題整治工作,城區飲用水水質達標率為100%。
扎實打好凈土保衛戰,實施土壤污染防治目標責任制管理,對丹鳳縣全口徑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清單進行核實,對涉及土壤污染的重點行業企業實行動態監管,配合省上完成了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信息采集工作,扎實開展“清廢”行動,強化固廢危廢監管,督促轄區相關產廢企業做好危險廢物及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申報登記工作,落實固體廢物堆存場所“三防”措施,累計爭取中省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資金8000多萬元,建成村級污水處理設施13處,垃圾中轉站9個,熱解站2個,購置垃圾清運車117輛,人力三輪車1069輛,垃圾箱1447個,垃圾桶6000多個,有效解決了農村的環保基礎設施,使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