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賀曉霞 劉 麗)社區作為疫情防控的重要關口。丹鳳縣在開展來丹人員和國內重點地區來丹返丹人員疫情防控排查工作中,運用“人盯人+”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充分發揮“小片長”的大作用,織密疫情防控大網絡。
“管好自己,為自己的安全負責,再一個為了社區安全咱首先管好自己,不要出去。生活用品有啥困難,缺啥,和我聯系。”老君社區樓棟長賀新民在電話里叮囑前不久從西安雁塔區返丹正獨自居家隔離的住戶曹亞華要遵守防疫紀律,同時詢問生活日用品短缺情況。
今年55歲的賀新民是老君社區“人盯人+”基層社會治理的一名樓棟長,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片區每戶的最新情況他都做到準確掌握,心中有數。
一旦發現片區有外地返鄉人員,賀新民都第一時間上門核實,并及時向社區報備。
老君社區有5000多戶1.1萬多人,設立了79名樓棟長。社區干部張江波說:“社區已經開展了兩輪大排查。通過樓棟長的作用發揮,我們能及時掌握準確信息,做到了上情下達、下情上報,便于社區及時調整防控管理措施,精準實施動態化管理。”
同樣實行“人盯人+”基層社會治理模式的竹林關村,充分發揮“片長”作用,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發揮了大作用,做到了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信息,確保了各項疫情防控措施落細落實。
竹林關村村民王玉蘭指著手機微信“片區”群說:“你看給我發的這信息,最近沒事不要亂跑,天氣這么冷乖乖在家待著,如果周圍有返鄉的要及時向村委會報備。我們村上這工作還是做的很扎實,我雖然70多歲了但還是積極響應。你看現在就有人在群里答復,嚴是愛松是害。我沒事都不出來,以前愛和老太太們湊一起打牌,現在都不湊了。”
自“人盯人+”基層社會治理機制運行以來,丹鳳縣3271名專兼職“片長”,充分發揮職責,當好疫情防控的排頭兵,每天巡查在片區一線,與基層廣大干部群眾共同織密疫情防控大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