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有良 陳 靜 石 磊
△農家小院花木蔥蘢
?建在狝猴桃基地旁的專家樓
村居改造一角
村民在狝猴桃基地套種洋芋
△村支書許建報介紹引進的狝猴桃優良品種
?專家博士人才驛站兼顧綠色農特產品展示
田成格路成網,泥塘蝶變垂釣園。
食用菌產業園成全縣食用菌產業鏈主企業
休閑小木屋
依托核桃主題公園,打造生態旅游3A級景區。
五月的許家塬綠樹掩映,綠滿坡塬。農家小院白墻灰瓦,竹林綠植夾道,花圃菜園生機盎然。葡萄園、狝猴桃園藤蔓婆娑,核桃園綠蔭匝地,果滿枝頭。通村路、入戶路、產業路環村繞組,綠美暢亮,構成了一幅山水林田路居的“富春山居圖”。
許家塬村地處丹鳳縣棣花鎮北部坡塬地帶,由原西三塬與許家溝村合并而成,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692戶2070人。改革開放前,這里是出了名的紅膠泥村,村民誰家娶媳婦都得先給新娘子買一雙筒子鞋。黨的十八大以來,該村發生了巨大變化。近年來,該村大力發展以“藥材、林果、勞務”為主的特色產業,通過招商引資,促使4家企業落地壯大富民增收產業。天宇潤澤生態有限公司流轉村民核桃地1300余畝,建立核桃主題公園,配套建設了兒童拓展區、水上娛樂區、生態民宿區、生態花海,打造3A級旅游景區。全村核桃建園2000畝,人均1.1畝,掛果1684畝;食用菌產業園建成集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農產品產業園區,讓周邊近百戶群眾在家門口就業致富;鵬爍奇異果專業合作社狝猴桃基地建園100余畝,帶動42戶脫貧戶戶均年分紅300元;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建設狝猴桃基地206畝、現代化葡萄園基地200畝,利用荒溝泥塘建起30畝垂釣園,打造三產融合現代化農業觀光園;村黨支部組織勞務輸出500余人,人均創收1萬元以上,占全村經濟總收入的28.2%。在生態環境建設方面,以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廁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統籌山水林田路坡場地溝畔綜合治理,不斷推進秦嶺山水鄉村建設,建成村垃圾分類處理站和污水處理站,實現了“全域整治”向“全域美麗”的轉變,繪就了一幅山清水秀的秦嶺山水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