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辛 妍 李星潤 羅靜梅)1月8日,筆者走進丹鳳縣商鎮黑溝河村黨群服務中心,只見幾百袋有機化肥整齊地堆放在院子中央,村干部正幫著村民往背簍里裝化肥。
黑溝河村黨支部書記葉召輝介紹:“這是我們向上級部門爭取來的有機肥,大約100噸,將會免費發放給種植水雜果的村民用于水雜果種植。”
黑溝河村位于秦嶺腹地,光照強烈,降水豐沛,是商洛市有名的水雜果之鄉,依托得天獨厚的優勢,黑溝河村搶抓鄉村振興機遇,以“果香田園”為目標,探索“黨支部+農戶+基地”模式,大力發展水雜果產業。
在黑溝河村新建的葡萄大棚里,水雜果種植大戶葉軍海正帶著村民栽葡萄苗。葉軍海不僅是種植大戶,同時也是丹鳳縣農技中心的農業技術專家,曾受邀到丹鳳安森曼葡萄基地、魚嶺水寨葡萄園等地作技術指導,深受村民信任。“咱現在把葡萄苗栽好,緩苗時間就長,相當于提前種了一年,到了春季就能快速萌芽,只要兩年時間這些新栽的葡萄苗就能到豐產期。”葉軍海介紹。
據了解,黑溝河村新建的葡萄大棚屬集體經濟性質,共有10個大棚,里面種植的葡萄苗大約有1300多株,除了最傳統的巨峰葡萄外,還有夏黑玫瑰、陽光玫瑰、巨玫瑰、金手指4個新品種。為更好貯藏保鮮葡萄,黑溝河村還引進氣調保鮮庫技術建立3個氣調保鮮庫,總貯藏量達300多立方米,能有效保持葡萄優良風味和芳香氣味。
“村民雖然有幾代人傳下來的葡萄種植技術,但是大家各有各的想法和習慣,所以我們準備借助鄉土人才孵化中心定期開展種植技術培訓,讓水雜果種植規范化、科學化。除了安排我們本村的‘土專家’‘田秀才’上臺講課外,還準備外聘林果專家對村民進行花果管理、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培訓,讓村民學到更多實用技能,提振村民增收致富信心。”葉召輝說。
近年來,商鎮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將人才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發展的有力抓手,鼓勵鄉土人才回歸鄉村施展才華,著力建設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立可容納50人共同學習的“人才驛站”,定期邀請農技專家到村開展水雜果管理等技術培訓,把學校搬到群眾的家門口,培養現代型的高素質農民。目前,已吸納各類鄉土人才20多名、致富帶頭人50名入駐,同時列出“鄉土人才”服務清單,承諾服務20多項。建立人才服務團隊開展點單服務,做到群眾點單,人才上門服務,普及種植新技術,確保農業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