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梁鵬飛)近日,丹鳳縣印發了《鄉村振興提質年活動方案》,全縣通過“五個五”活動,扎實提升鄉村振興質效。
落實“五項舉措”固銜接。全縣通過“一月一培訓”“一月一測評”“一月一抽查”“一月一觀摩”“一月一獎補”的“五項舉措”,依托“鄉音黨課”等縣鎮村三級聯動學習平臺,每月對包鎮縣級領導、12個鎮辦和縣級單位主要負責人及各級幫扶干部,進行專題培訓。每月隨機抽取試題測試,全面提高各級干部政策知曉率和工作能力。成立由3個縣級領導牽頭的督查組,采取月督查、月通報、限期跟蹤督辦整改的常態抽查督查機制。每月對各鎮辦、各重點行業部門觀摩、綜合進行排名,將工作指導在平時、落實在平時。
實施“五大建設”改環境。縣上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深入開展環境整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重點開展補短提升、繼續進行資源盤活“五大建設”,投入資金2400萬元,全力打造12個“千萬工程”示范村。投資6000萬元,加快重點幫扶鎮村建設。投資3000萬元扎實推進村莊整流域、整片區整治提升,加大對人口居住密集社區以及背街小巷的人居環境整治。實施鄉村建設補短板項目47個投資2500萬元、安全飲水提升項目投資900萬元,投資2000萬元抓好民宿建設。
狠抓“五大產業”強增收。全縣做大“酒產業”、做強“菌產業”、做精“藥產業”、做響“果產業”、做優“畜產業”“五大產業”,深入推進“葡萄酒+”戰略,投資2350萬元,在北部坡塬地帶建設萬畝優質葡萄種植基地;建成食用菌產業三產融合示范園區;種植中藥材4萬畝,壯大新雨丹、永福工貿等龍頭企業,做精“丹鳳天麻”“丹鳳山茱萸”等品牌產品,打造國家級秦嶺道地中藥材儲備庫。推動建設核桃產業經濟帶,叫響丹鳳李梅、櫻桃、沙果等水雜果品牌。加快西北種豬繁育基地、肉雞提質增效等項目建設,穩定肉雞、生豬飼養規模。
把握“五個關鍵”防風險。全縣嚴守動態監測防返貧、用好資金防違規、關注民情防輿情、應急保障防災情、落實政策防偏差“五個關鍵”風險點,堅持周研判、月排查,確保應納盡納、應幫盡幫。強化銜接資金動態監管指導和聯農帶農作用,每季度進行一次檢查。發揮已建立4150個治理網格單元作用,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回應群眾的需求。統籌做好洪澇災害等應對防范,堅決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將就業、醫療、教育、住房、兜底保障等方面政策精準落實到位。一季度,全縣累計納入監測對象1165戶3973人,穩定消除風險941戶3284人,無一人返貧致貧。
瞄準“五個切口”促振興。全縣通過壯大集體經濟促產業振興、培育“鄉村CEO”促人才振興、辦好節會促文化振興、推行“雙查”促生態振興、深化“六好”創建促組織振興“五個切口”全面促進鄉村振興。通過組織聯建、人才聯動、服務聯抓,力爭60%的村集體經濟積累20萬元以上。組織全縣青年村干部參加“鄉村CEO”培訓,組建10支優秀人才服務團,幫扶服務群眾排憂解難。持續舉辦丹鳳桃花節、荷花節、紅酒節等系列文旅主題活動,瞄準“中國康養名縣”目標,每個鎮打造1個農村景區、改造閑置農房發展民宿20戶以上。持續實行“雙查”和“快查快處”機制,常態化打擊秦嶺“五亂”問題,“千萬工程”示范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100%。持續深化“六好”村級黨組織評星晉級活動,推動黨建鏈、產業鏈“兩鏈”融合,不斷提升農村黨組織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