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李小龍 通訊員 樊利仁)今年以來,丹鳳縣積極創新“文化+、旅游+、康養+”模式,打好“精品景區牌”“旅游產品牌”“服務質量牌”“新興產業牌”“宣傳營銷牌”這“五張牌”,全力打造中國康養名縣,加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丹鳳縣出臺《支持全域旅游發展八項措施》,重點抓好桃花谷、棣花古鎮、丹江漂流等現有景區品質提升、宣傳推介和運營管理,推進文化藝術產業園、棣花三產融合示范園、攜程農莊等商于古道文化景區重點項目開發,打造精品景區7個、省級旅游特色名鎮3個、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8個。
針對學生、中老年人、職工干部等不同群體,丹鳳縣定制研學實踐、避暑度假、紅色教育等10個旅游產品,建成精品民宿10家、特色農家樂20家,開發天麻、山茱萸等系列保健品12個,帶動1.3萬多戶群眾參與種植、生產、銷售等環節,人年均收入2.6萬多元。發揮賈平凹、陳倉當代文化名人效應,發展文創產品、書法美術、影視、演藝等文化產業新業態32個,帶動就業400多人,年平均收入3.16萬元,全縣旅游從業人員1.4萬多人。
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協調發展,丹鳳縣完善旅游標識系統、智慧旅游等旅游服務體系,加強文旅市場監管,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務質量,構筑文旅康養產業發展新格局。按照“錯位發展、突出人文、全域開發、創造品牌”定位,做精鄉村旅游、做深紅色旅游、做強康養旅游、做好低空旅游,創造獨具特色的全域旅游立體開發模式。
依托棣花古鎮、金山康養產業園等資源,丹鳳縣探索發展“度假+療養”“老年公寓+康養”等新興產業,打造集醫療、康復、護理、保健、養生、養老、體質監測、休閑健身運動等于一體的康養產業集群,全縣養老承載能力達到5萬人次以上。
同時,丹鳳縣加強與攜程、美團等平臺,以及金絲峽等周邊景區、省內外旅行社合作開展營銷活動,精心辦好桃花節、荷花節、采摘節等系列節會活動,不斷提升丹鳳文旅康養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今年前5個月,全縣共舉辦各類文化旅游活動100多場次,宣傳氛圍濃厚,吸引了大量游客來丹鳳觀光旅游,僅“五一”期間接待游客31.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