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張康 劉婷)近期,在丹鳳舉辦的“一城紅酒·百年味道”2024中國陜西丹鳳第二屆紅酒文化交流會丹鳳葡萄酒產業推介暨產業發展大會上,中國農業大學戰吉宬教授等一大批國內外葡萄酒行業專家齊聚丹鳳為“葡萄酒+”多業態融合發展、葡萄酒和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建言獻策。
作為“中華老字號”,丹鳳葡萄酒已有113年歷史,是丹鳳縣的首位產業。近年來,為進一步提升葡萄酒影響力,破解產業發展難題,丹鳳重點靶向人才隊伍建設,大力探索“產業+人才”融合發展有效途徑,不斷加強人才引育,搭建人才交流平臺,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持續推動葡萄酒產業發展壯大。
聚焦產業發展人才需求,丹鳳縣借助國家選派科技特派團、中國社會科學院定點幫扶優勢,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產學研合作,逐漸形成技術引進、專家引入的人才支持體系。丹鳳縣政府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葡萄酒學院簽訂了《丹鳳縣葡萄及葡萄酒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柔性引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房玉林、劉樹文,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蘭義賓等葡萄酒專家9名,邀請煙臺張裕葡萄釀酒股份有限公司的教授專家現場指導,為全縣葡萄酒產業發展“把脈定向”,成功研發出限量私藏、酒莊臻品等中高端產品及甜紅、甜白等爆款產品,構建起低、中、高端葡萄酒產品體系,有效增強了市場競爭力。
在做實人才支撐方面,丹鳳縣出臺了《支持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葡萄酒產業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積極支持企業引進葡萄酒產業鏈高層次人才、團隊,落實相關政策待遇。整合全縣各類人才資源,組建了丹鳳縣葡萄(葡萄酒)產業人才服務團、丹鳳縣葡萄酒產業技術服務先鋒隊,引進寧夏大學葡萄與葡萄酒專業高層次人才1名,為葡萄酒產業提質增效注入了強勁動力。
同時,全縣積極為發揮人才作用搭建對接交流平臺,陜西丹鳳葡萄酒有限公司牽頭成立了丹鳳縣葡萄酒產業協會、葡萄和葡萄酒產業聯合體,建設葡萄酒技術研究中心、檢測檢驗中心4處,縣委組織部牽頭建立丹鳳葡萄酒專家工作站,定期組織專家教授、技術人才等開展產品研發、技術攻關、學術交流等活動,開發氣泡酒等系列產品30多種,開展各種形式創新創業帶頭人、實用人才培訓20場次。依托河北農業大學資源,融入北方葡萄酒產業聯盟,在本土化葡萄選育、葡萄適生地排濕科研攻關、地區酵母菌培植應用等方面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形成“引育一個團隊、帶培一批人才、助力一個產業”的聯動效應,走出一條以葡萄酒為首位產業賦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
目前,全縣現有丹鳳、安森曼、東鳳等品牌10多個,注冊干紅、甜紅、白蘭地等品種20多個,建成以“兩廠四莊”為龍頭的葡萄酒產業集群,年生產葡萄酒1.7萬噸,年儲酒2.33萬噸,綜合產值達12億元,丹鳳縣被中國酒業協會授予“中國葡萄酒歷史文化名城”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