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酒生產車間
丹鳳縣傳承百年葡萄酒品牌,搭建紅酒節文化國際交流平臺,面向國內國際兩大市場,持續增加品牌知名度。2018年至今,連續6年舉辦紅酒節、紅酒文化交流會,向世界展示丹鳳葡萄酒的獨特魅力。通過文化交流,創新營銷模式,提高了葡萄酒銷量,提升了丹鳳葡萄酒品牌價值,探索了一條品牌賦能助推生態產品溢價的新路徑。
丹鳳葡萄酒始于1911年,釀造技藝源于意大利皇室釀酒技術,歷經百年積淀,成為中國葡萄酒重要產區之一。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丹鳳葡萄酒暢銷全國各地,曾是人民大會堂指定接待用酒、陜西省人民政府接待用酒,并出口日本、比利時、法國、瑞典等國。20世紀90年代后,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丹鳳葡萄酒產業跌入低谷,直到2000年停產。近年來,丹鳳縣把葡萄酒作為首位產業,創新葡萄酒宣傳營銷模式,每年定期舉辦紅酒文化交流會。通過政府搭臺,用葡萄美酒牽線,邀請哥倫比亞、意大利、法國等26個國家駐華外交使節代表走進丹鳳,全方位展示了丹鳳葡萄酒文化魅力和歷史底蘊,促進中西文化交流,打造了丹鳳葡萄酒“一城紅酒·百年味道”文化品牌,推動丹鳳葡萄酒從國內走向國際,在葡萄酒銷售、文化傳承、文旅融合、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從國內走向國際
聚合各界力量,搭建交流平臺。把紅酒文化交流會作為擴大丹鳳葡萄酒品牌影響的重要載體,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每年定期舉辦。由縣委主要領導掛帥,成立專項領導小組,制定活動方案,策劃了新聞發布會、開幕儀式、創吉尼斯紀錄品鑒會、產業大會、文體互動行、“絲路標識”揭幕儀式等15小項活動,全縣34個縣級部門共同參與,各負其責。活動由陜西漢唐文化創意研究院、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主辦,縣內紅酒企業積極出資,邀請26國駐華外交使節代表、葡萄酒專家、文化名人等各界人士參與。經過連續6年舉辦活動,形成了行政推動、政府搭臺、企業唱戲、重振品牌的良好機制。
發布地方標準,夯實發展基礎。聘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渭南葡萄研究所等專業機構,組織丹鳳縣本地葡萄酒企業參與,共同編制葡萄酒相關地方標準。經商洛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審查批準,在本屆紅酒文化交流會期間,發布了《釀酒葡萄建園技術規程》《釀酒葡萄種植技術規程》《釀酒葡萄病蟲害防治技術規程》《釀酒葡萄園分級規范》《旅游葡萄酒酒莊建設規范》5項地方標準,自2024年7月10日起正式實施。葡萄酒相關地方標準的制定,旨在促進企業運用先進標準生產,提高丹鳳葡萄酒質量,為丹鳳葡萄酒進軍國際市場奠定基礎。
舉辦產業大會,提升發展水平。每年在紅酒文化交流會期間,召開高規格葡萄酒產業推介暨產業發展大會,邀請國內外知名葡萄酒行業協會專家、企業代表、文化名人來丹,進行專業品鑒,發表主旨演講,開展學術交流,共商葡萄酒產業發展大計,增強顧客對品牌的感知力。讓丹鳳本土企業了解國內外葡萄酒產業發展最新趨勢,構建供求匹配、按需調整的產銷關系。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完善市場要素,強化延鏈補鏈,完成丹鳳入駐中國農影MCN項目、紅酒產業發展基金等8個項目簽約,整體提升丹鳳葡萄酒產業發展水平。
挑戰世界紀錄,擴大國際影響。2024年6月18日,成功舉行了“舉杯共長安”共飲丹鳳紅酒挑戰最多線上線下同時祝酒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發布會。來自26個國家駐華使節、中國酒業協會專家、學者、企業代表,以及文化名人、媒體記者齊聚西安市永寧門城樓,暢飲丹鳳紅酒,大唐不夜城、大唐西市、丹鳳縣體育場同步舉行共飲丹鳳紅酒線下挑戰。經過現場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官的嚴格審核,最終線下有效人數1997人、線上有效人數144人,合計有效人數2141人,超過現有紀錄1026人。
加強國際交流,提升品牌價值。組織陜西丹鳳龍橋集團、安森曼葡萄酒莊、丹鳳葡萄酒銷售公司、商山紅葡萄酒公司、百年鳳駒葡萄酒公司等企業赴意大利、法國,開展丹鳳葡萄酒交流合作和經貿考察訪問。以酒為媒、以酒會友,在葡萄種植、釀酒工藝、儲運技術、酒莊推廣、市場營銷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動葡萄酒產業發展。丹鳳縣政府、丹鳳葡萄酒協會分別與意大利阿斯蒂市政府、法國中歐產業促進協會簽訂了產業發展合作備忘錄和意向合作協議,為深化產業合作、擴大經貿往來奠定了良好基礎。
品牌賦能促溢價
激活“一方水土”,萬畝基地降成本。丹鳳葡萄種植歷史久遠,上可追溯至漢唐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北緯33°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丹江河谷特有的地質、水源和氣候條件,孕育出了果粉厚、糖分足、汁漿濃、味甘美的釀酒葡萄。丹鳳縣深度挖掘生態優勢,投資3億元建設萬畝葡萄基地,涉及全縣7個鎮(街道),累計建成葡萄種植示范園1.5萬畝。把陜西丹鳳葡萄酒廠整體遷址到萬畝葡萄種植基地,有效降低了企業生產和運輸成本。有效解決了葡萄酒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原料供應問題。
政企雙向奔赴,凝聚合力鑄品牌。縣上把葡萄酒產業作為首位產業,依托政府行政推動,凝聚社會各界力量,舉全縣之力,通過政策扶持、資金投入、品牌建設等措施,全力推動本土葡萄酒企業和產業鏈的壯大。此次紅酒節,不僅有“莊主們”抱團推薦他們共同的品牌,各級媒體、干部、主播也齊上陣,聯合為丹鳳葡萄酒站臺。與中國農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合作,建設葡萄酒技術研究中心、檢測檢驗中心4處,招聘專業研究檢測人員10人,開發葡萄酒、氣泡酒等系列產品30多種。借力河北農業大學力量,融入北方葡萄酒產業聯盟,在本土化葡萄選育、葡萄適生地排濕科研攻關、地區酵母菌培植應用等方面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出臺《丹鳳縣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丹鳳葡萄酒產業發展規劃》等,全面推進丹鳳縣葡萄及葡萄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走出了一條集葡萄種植、觀光、采摘,葡萄酒釀造、儲藏、銷售以及文化體驗于一體的三產融合新路子。目前,丹鳳縣葡萄酒年生產能力2萬多噸、綜合產值超過10億元,產品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日益凸顯。
建成“三廠三莊”,龍頭帶動提質量。先后建成了以丹鳳葡萄酒廠、商山紅葡萄酒廠、百年鳳駒葡萄酒廠、丹鳳酒莊、東鳳酒莊、安森曼酒莊“三廠三莊”為龍頭的葡萄酒產業集群。在政策和市場的推動下,酒企已陸續推出百余款深受消費者喜愛的葡萄酒產品。丹鳳葡萄酒釀造技藝被列入“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丹鳳葡萄酒品牌入選第三批中華老字號,丹鳳被授予“中國葡萄酒歷史文化名城”稱號。成功研發“干紅”“白蘭地”等產品100多種,多個產品榮獲國際大獎。
跨越“五湖四海”,品牌賦能促溢價。通過“最多人線上線下同時祝酒”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邀請外賓來丹,共同參加盛大的入城儀式、商洛文體行、“絲路標識”揭幕儀式、丹鳳葡萄酒湖邊音樂PARTY、篝火舞會、酒莊考察等文化交流活動,將東方古都的韻味與紅酒的醇香傳遞給全世界,向全球展示了丹鳳紅酒的非凡影響力和民族的凝聚力,進一步擦亮丹鳳葡萄酒品牌。先后與薩爾瓦多、馬爾代夫、摩爾多瓦簽訂了《經貿合作備忘錄》等,以紅酒為媒,搭建起了一座通往世界的橋梁,跨越了語言和文化的鴻溝。通過連續多年舉辦紅酒文化交流會,對外的品牌知名度不斷攀升,全縣酒企的銷售額和訂購商都有明顯增長。丹鳳酒廠2021年銷售額1.2億元,2022年銷售額1.55億元,2023年銷售額1.8億元,近3年累計交稅36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