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田巍煒)金秋時節,走進丹鳳縣蔡川鎮蔡川村散養雞養殖基地,可以看到鐵網圍欄內散養的土雞或獨自愜意漫步,或三五成群地追逐嬉戲,一幅悠然自得的鄉村田園畫卷展現在眼前。
近年來,蔡川鎮堅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通過“盤活資源、調整結構,引育主體、促進融合”的工作舉措,布局“畜、禽、藥、菜、菌”5個產業基地,建設蔡川村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園,與丹鳳縣鳳禽安家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建成占地面積60畝的散養雞養殖基地,包含場內育雛區和林下放養區兩個板塊,年可出欄肉雞20萬只,目前肉雞存欄6萬只,是全縣規模最大的散養雞養殖基地。
蔡川村鳳禽安家養殖基地采取“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秉持節約成本、增大效益的原則,盤活翻新閑置養殖場區,建立新型自動化育雛舍,從溫度、空氣、飲水、食物4個方面保證雛雞茁壯成長,在雞苗上選擇存活率高、市場前景好的綠殼蛋雞、蘆花雞等優質品種,進一步保證“林下雞、生態蛋”產出的良好品質。合作社養殖模式為60日齡內的雞群在場內育雛區飼養,之后轉放至林下散養區放養,與傳統雞舍養殖法相比,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雞,肉質緊實鮮美,風味獨特,產出的綠殼蛋,不僅蛋黃大,雙黃蛋比例高,而且蛋清黏稠,營養豐富,質量有保障。同時,飼養周期短,60天即可出欄、每年可出欄6茬青年雞,5至6個月出欄、每年可出欄2茬成年雞。肉雞及雞蛋銷往陜西穆堂香調味食品有限公司以及川渝、湖南、湖北等地,年產值460萬元。
蔡川村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發展基礎,堅持外在“塑形”、內在“鑄魂”,因勢利導,多措并舉發展優勢特色產業,打造特色產業品牌,通過技術幫扶、政策引導、資金傾斜等方式不斷促進鄉村產業提質增效。養殖基地建成以來,吸納當地群眾10人長期務工,為村集體經濟每年分紅不少于5萬元,帶動群眾養殖蛋雞1000多只,起到了產業聯農、帶農、富農作用,為鄉村振興注入了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