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張 高)近年來,雨丹聯絡組立足丹鳳資源稟賦、特色優勢、產業基礎,因地制宜引進中藥材產業龍頭企業,完善產業鏈條,構建經營體系,推動全縣中藥材產業鏈不斷延伸壯大。
縣上制定《丹鳳縣中藥材產業發展五年規劃》,同12個鎮(街道)簽訂中藥材種植撫育示范基地協議,采用“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訂單式發展種植基地,將村集體和個人鑲嵌到產業鏈中,組織農技專家對群眾中藥材種植過程進行指導,提高藥材質量產量,帶動農民增收。截至目前,建設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10個共計1.41萬畝,帶動發展全縣天麻、連翹、五味子、山茱萸等藥材12萬畝,丹鳳“山茱萸種植基地”入選陜西“十大中藥材種植模范基地”,“天麻林下種植基地”入選省級道地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
雨丹聯絡組邀請南京農業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專家組來丹考察,立足丹鳳縣中藥材廣泛分布資源稟賦,確定建設國家級中藥材儲備庫目標計劃,按照5萬噸儲存標準配齊冷庫、常溫庫、陰涼庫等配套設施。目前,該儲備庫已獲得商務部批準備案,成為陜西省首個民營國家級中藥材儲備庫,逐步承擔起商洛及周邊地區藥材儲備功能。雨丹聯絡組聯系科技特派團,對接開展人才技術幫扶126人次,深入中藥材產業鏈企業解決技術難題13個,協助轉讓中醫藥方面技術專利27項,不斷提升企業技術水平。鼓勵企業開展產品深加工,投入4000多萬元,支持中藥材產業鏈上企業建成西北最大毒性飲片生產加工車間、西北首家智能煎配運營中心,建設中成藥前處理和制劑生產線7條、特殊食品生產線9條,開發天麻掛面、山茱萸飲品、花茶等產品370種,生產中藥飲片、代飲茶、中藥制劑等各類產品1180種。
雨丹聯絡組與企業成功推動丹鳳桔梗、黃芩等地理標志產品認證,制定陜西“鼯鼠”養殖標準,注冊“雨丹”牌藥材商標,發揮雨花臺區企業管理優勢,引進產品策劃、包裝、營銷團隊和外包裝生產企業,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發揮南京資源優勢,大力推介丹鳳道地藥材和中藥康養資源,主動幫助對接醫院、用藥企業、經營企業等,帶領丹鳳縣中藥材相關企業到安徽亳州中藥材市場對接,支持企業參加廣交會等各類展銷會、推介會,推進丹鳳道地藥材出陜入蘇、出海創匯,江蘇省中醫院年采購中藥材價值1億元。緊抓蘇陜協作有利契機,以雨花臺區為中心,通過“基地+平臺+網點+物流配送”模式,建立丹鳳花茶、天麻等藥食同源產品穩定直銷渠道。專項資金支持企業開發手機APP,利用互聯網醫院創建“第三方藥房”,打造全國中藥代煎社區店,建設全域全流程數字化中藥服務體系,鏈接企業135家、醫院34家、診所65家、中成藥廠21家,有效帶動產業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