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羅斯文)今年以來,丹鳳縣龍駒寨街道西關社區黨總支按照“黨建引領、共駐共建、分類施策、精準服務”的工作思路,依托駐社區單位業務、人才、場所等優勢,積極探索社區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逐步形成資源統籌、多方共治、服務聯做的社區治理新局面。
凝聚多方力量,發展共建。由社區黨總支牽頭,聯合23家駐社區單位,簽訂共駐共建協議23份,落實日常協調“月例會制度”和特殊事項“緊急會議制度”,建立起群眾需求與資源配置的有效鏈接。由社區黨總支將駐社區單位的146名“雙報到”黨員,配置到社區“四級治理網格”中,按照“三單”“四微”服務模式,參與社區日常管理和服務,累計提供義務剪發、定期家電維修、公益健身、中醫講座等活動20多場次,受益群眾1500多人次。
激發志愿潛能,多方共治。社區黨總支按照“一事一策、責任到人、定期回訪”的工作思路,將矛盾糾紛化解任務落實到人,及時化解矛盾糾紛,逐步形成“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的良好治理效果。聚焦主要路段、巷道、校園周邊、河道沿線,落實“路段到人、日巡查、周評比”機制,組織集中整治12場次,轄區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統籌“雙報到”單位黨員力量,組建夜間巡邏隊、日間護學崗、交通協管員、安全檢查員“四支隊伍”,開展夜間巡邏、交通疏導、安全檢查,排除安全隱患,不斷筑牢居民安全生活屏障。
深化社區服務,成果共享。社區黨總支按照“場所優、流程優、隊伍優、服務優”的原則,對社區便民服務中心進行升級改造,優化功能分區,擴展服務功能,建成“午間自習室”、志愿者之家等特色功能區,提供個性化、精準化社區服務。按照“一節日一主題、一群體一服務、一單位一特色”的思路,將傳統節日與共建服務相結合,聚焦老人、兒童、婦女等弱勢群體,開展課后輔導、權益維護、日常陪護,建成社區“共享食堂”,并為行動不便群眾提供送餐上門服務,深受群眾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