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馮 琦)近年來,丹鳳縣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增強基層組織凝聚力、戰斗力的重要保障,通過黨建引領、創新模式、培育人才等措施,推動村級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以黨建為引領,激活集體經濟發展新引擎。丹鳳縣始終將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助推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對集體經濟發展的主導作用,將黨建引領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深入實施村集體經濟“消薄培強”行動,制定《丹鳳縣2024年鄉村振興提質年活動方案》,明確2024年度村級集體經濟目標任務和具體舉措。嚴格落實縣級黨員領導干部聯系包抓基層黨組織制度,定期深入包抓鎮(街道)、村調研,開展業務指導、工作調度。在基層黨組織核心引擎的引領下,全縣村集體經濟收入逐年遞增,有力推動了將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新合力。
以創新為驅動,蹚出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丹鳳縣堅持“黨建強產業、黨建活人才”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行“黨支部+村集體經濟+企業+農戶”發展模式,通過合作社引領、村企聯建、村民入股、盤活閑置資源的方式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棣花鎮陳家溝村瞄準“果藥養游”三產融合,以“精品景區+鄉村旅游+產業振興”方式積極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鐵峪鋪鎮寺底鋪村盤活閑置資產,做好“土特產”文章,將閑置資產升級改造成現代化食用菌生產基地,繼續擴大平菇及天麻栽植產業,不斷推動產業振興實現群眾持續增收。土門鎮土門村探索農旅融合產業路徑,利用建成的民宿吸引外來投資,通過農旅融合逐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以人才為支撐,凝聚集體經濟發展新動能。丹鳳縣持續建強“領頭雁”,大力實施村(社區)干部學歷提升計劃,共組織240余名村(社區)干部參加學歷提升教育。全面實施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培育儲備計劃,制定《丹鳳縣儲備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工作方案》,儲備村級后備干部1015人,持續補充“源頭活水”。安排5名選調生到村擔任村黨組織副書記、村委會主任助理,助力鄉村振興。充分發揮黨員在鄉村振興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引導鄉土人才創辦種植、養殖、林業、農產品加工等各類合作社,為鄉村振興添動力。緊盯全縣種植養殖能手、加工能手、經營人才等人才,組建鄉土人才動態信息庫,動態儲備各類鄉土人才。依托巒莊鎮天麻良種示范園,不定期組織鎮(街道)專業技術人員、種植大戶等鄉土人才,圍繞天麻良種繁育、種植試驗示范、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等內容開展培訓,提升種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