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樊利仁)丹鳳縣以發展“一村一品”為抓手,大力實施農民增收“五大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強化工作措施,確保全年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4000元以上的目標任務。
一是實施穩糧擴經增收工程。按照“穩定面積,依靠科技,提高單產,增加總產”的要求,實行良田良種良法,推廣增產技術,提高糧食單產,使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39萬畝,總產達到6.8萬噸以上。采取“集中連片、規模布局、科學規劃、間作套種、優化種植”模式,提高復種指數,力爭建成茶葉基地5個1.5萬畝、金銀花基地5萬畝,建成蔬菜標準化核心基地3個,發展設施蔬菜1000畝、洋芋4萬畝、藥材4萬畝,實現藥、薯、菜三個產業增加農民收入7億元。
二是實施優果提質工程。按照“一管二改三建”要求,依托丹治水保、林業產業等項目,新發展良種核桃建園3萬畝,嫁接改造30萬株,綜合科管15萬畝,山茱萸綜合科管3萬畝、建園1萬畝,新發展葡萄基地1萬畝,使核桃、山茱萸、葡萄三個產業增加農民收入2億元以上,實現優果提質增收。目前,已完成核桃新建任務6800畝,完成板栗、核桃嫁接0.8萬畝。
三是實施畜產增效工程。以發展生態肉雞、生豬、肉牛產業為重點,建成一定規模的肉雞、生豬、肉牛養殖畜牧小區100個,圍繞全年生豬年產66萬頭、生態肉雞年產超3000萬只、肉牛達到2.3萬頭目標,引導養殖大戶走“畜—沼—菜”生態養殖模式,使華茂、山凹凹、生旺、聚農等畜牧龍頭企業擴大生產能力、發揮帶動輻射作用,帶動更多群眾產業致富。
四是實施勞務增收工程。抓住國家政策機遇,引導、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為自主創業的農民工提供2萬—5萬元貼息貸款。狠抓勞務培訓,積極服務農民工就業,努力實現農民工從體力型向技能型轉變,逐步擴大農民工醫療、工傷、養老等社會保障覆蓋面。為農民工提供就業信息,擴大就業渠道,促進農民工就業再就業。加強組織協調,提高組織化程度,適度擴大勞務輸出規模,力爭使勞務輸出人數達到8萬人次,實現勞務產業收入4.5億元以上。目前全縣已培訓2380人,實現勞務輸出4萬余人。
五是實施三產增收工程。大力發展非國有制經濟,扶持二三產業發展,支持家庭工業等多種形式的鄉村工業,加強農家店建設,鼓勵群眾開展刺繡、竹編等手工藝品活動。抓好小城鎮建設,積極引導企業、二三產業戶向小城鎮集中,輻射農村,帶動就業,促進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