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旅游開發(fā)項目施工現場
商洛日報訊(文/圖 見習記者 余婷)山陽縣高壩店鎮(zhèn)石頭梁村桑樹洼組的任守剛,這兩年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任守剛辦養(yǎng)雞場十多年了,近幾年規(guī)模不斷擴大,效益逐年提高,還買了輛面包車專門送雞蛋,這都得益于門前那條平直的水泥路。“丹寧和村上干部對我的養(yǎng)雞場一直很關心,我家門前這條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很不方便,他們多次查看后,幫我把門前的路拓寬鋪成水泥路面,現在,車能直接開到院子里裝雞蛋,既方便又大大減少了雞蛋破損,生意好了我也敢擴大規(guī)模了,現在一年最少能收入七八萬。”提到村官賈丹寧,任守剛就不住口地夸獎起來。
賈丹寧2008年到石頭梁村任村官,至今已有五個年頭。五年間,他吃住在村上,和村干部們一起為村民脫貧致富出主意、想路子,已成了石頭梁村不可或缺的一員。老家在農村的賈丹寧對農村的情況比較熟悉。剛到村上時,他也承受了許多村民們懷疑的眼光,但他決心從身邊的小事、煩事一點一滴做起,他相信大家會看到他的努力的。
石頭梁村的各項工作都搞得比較好,需要收集整理的各類資料也比較多。2008年之前,因為沒有人會用電腦,村上所有的文字材料都是靠手寫,費時費力很不方便。賈丹寧到村上工作后,幫村上配起了電腦、打印機,實現了辦公自動化,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
2008年,村上給村民辦農村合療需要照片,平時喜愛攝影的賈丹寧就義不容辭地擔負起免費為村民照相的義務。石頭梁村700多戶2000多人,挨家挨戶上門去照像很不現實,丹寧就把村民們分批次召集到村委會院子照像。牛胖溝組有一戶人家,住在距離村委會三四里外的山溝里,他說自己離得遠,非要讓丹寧到他家去給拍照。丹寧反復解釋說,來照相的人很多,后續(xù)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他走了,其他村民就要在村委會等了,耽擱的是大家的時間,希望對方能調整一下自己的時間,到村委會來照像。經過幾番溝通,這戶人家還是不愿意自己來。“別人都說不要管他了,我最后還是抽時間到他家里,給他把像照了。”賈丹寧說,那人后來也感到那樣做不合適,心里過意不去,后來每次見到他都特別熱情。
就這樣,賈丹寧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認真做起,凡事都替群眾著想,“7·23”水災,他奮戰(zhàn)在第一線,冒雨不分晝夜查看險情,給被困群眾送去食物;他先后幫助村上成立起了核桃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和生豬養(yǎng)殖合作社,爭取了“無公害豬肉”認證……大家看到了他的努力,更多的是看到了他的成績,現在他一走進村里,村民們老遠就跟他打招呼。
駐村干部李蔭虎說,丹寧這娃腦子活,思路新,又肯吃苦,他利用自己的設計專長,搞起了石頭梁旅游開發(fā)項目規(guī)劃,總體思路、房屋設計到規(guī)劃基本上都是他做的。說到村上旅游開發(fā),賈丹寧就有說不完的話:“石頭梁村將來要打造成旅游度假村,使它成為天竺山第二服務區(qū),集旅游、休閑、度假為一體經濟發(fā)展的環(huán)保型村莊。這個項目其實是我們村集體智慧的結晶,項目里的每項工程都是村委會成員集體定的。”
目前,石頭梁村旅游開發(fā)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已經成立,將把石頭梁村建設成為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旅游度假村,目前已征了50畝地,明年年初就能完成初具規(guī)模的鄉(xiāng)村旅游設施,項目建成后可解決200多人的就業(yè)問題。
賈丹寧說,當初之所以有這個想法,是因為一方面,我們把握住“最美鄉(xiāng)村”創(chuàng)建的機遇,既想把村子建設好,又想讓村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收入增加;另外,去天竺山剛好途經石頭梁村,距離不遠,有地理優(yōu)勢,所以發(fā)展旅游度假是最好的選擇。在做項目的實施規(guī)劃過程中,丹寧經過了反復的思考與修改,做一遍,與村委會班子在一起研究后,發(fā)現新的問題再修改一遍,夜以繼日一遍又一遍,三四遍后大家都覺得很完美了,便進入實施階段。
“這娃給我村上做的規(guī)劃上次在全縣評比中排在第一位呢!”村支書程同倉說,“我們村的新農村建設之初,丹寧日夜連著干,一下做了四五個規(guī)劃,十八大提出建設美麗鄉(xiāng)村,我們縣上確定了四個村,我們村是其中之一,規(guī)劃都是丹寧一手做的,2008年我們村人均收入4500元,今年增加到10800元,這中間少不了丹寧的努力。”
我們一起從葉嬋娃老人家門口經過時,老人家拉著丹寧的手說:“結婚的時候一定要告訴我,我還要喝喜酒哩。”葉奶奶雖然82歲高齡,但她依然耳聰目明、腿腳靈活,每天早晚老人都堅持鍛煉身體,跟著村里的媳婦們跳舞,每次丹寧從她家門前經過,都要進去看看她,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陪她拉家常。葉奶奶總惦記著他的婚事,每次都問他媳婦找的咋樣了。
五年的鄉(xiāng)村工作,讓賈丹寧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工作經驗和方法,看到村里淳樸的鄉(xiāng)親對自己的信任,他感到很滿足,他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石頭梁村揮灑青春和汗水,讓石頭梁村村更美、人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