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洛南縣腰莊村貧困戶劉勝娃高興地對記者說:"我在惠民豆腐干制品廠上班,每月有1000多元的工資,年底還能分到2000多元的入股分紅款,"雙包雙促"工作真是想到我們貧困戶的心坎里去了。"
洛南縣鑫苑房地產公司在包抓洛源鎮腰莊村工作中,積極探索合作社+農戶和直補到戶的精準扶貧模式,依托該村"惠民"和"品譽"兩個豆制品專業合作社,用整村推進中產業扶貧資金30余萬元為該村101戶貧困戶每戶入股3000元,讓其合作經營分紅并打工掙錢,對21戶貧困戶實行直補到戶的辦法共扶持6萬元,讓其養羊養豬發展養殖業,增強了貧困戶的造血功能,效果比較明顯。
園區承載帶就業
建設產業園區帶動產業發展,是促進貧困戶就業增長的重要保障。該縣依托保安鎮北灣現代農業園區和城關鎮尖角村設施蔬菜示范區、石門鎮楊河畜牧示范園區,大力實施設施蔬菜種植、特色花卉、特色養殖、農業觀光旅游等休閑農業服務,促進貧困戶就業。同時,依托黃龍工業園區和陶嶺工業園區,讓各個移民搬遷點的困難群眾就近在當地企業就業,解決貧困戶增收問題。
該縣政法委包扶保安鎮北灣村,在訪民情、定規劃的基礎上,流轉土地500畝,爭引資金400余萬元,建成了倉圣湖綠色蔬菜基地,共建設日光溫室大棚80個,全村110戶在家婦女和中老年勞力在大棚打工,每人月收入2000余元,有效解決了當地貧困戶的增收問題。黃龍鉬業小區正泰礦業包扶景村鎮常灣村,安置了該村14名貧困群眾進廠就業,同時該縣嘉宏建筑公司、明和食品公司也吸納了部分貧困群眾就業,拓寬了貧困戶的增收渠道。
發展旅游促增收
該縣在全縣具備有發展潛力的貧困村,整合資源,精心打造一批生態環境優良、特色產業突出、旅游配套健全、旅游服務規范、示范帶動能力強的"美麗鄉村"。依托創建美麗鄉村和旅游開發,著力改善制約貧困村發展的水、電、路、視、訊等基礎設施條件,積極開發貧困村旅游產業項目,以美麗鄉村創建工作、勞務旅游三產、發展特色農家樂,加快貧困戶脫貧致富步伐。該縣把高耀鎮西塬村、柏峪寺街社區、石坡街社區、巡檢街村的"美麗鄉村"建設與"雙包雙促"精準扶貧有機結合,鼓勵當地群眾興辦農家樂、旅游服務中心,充分利用羅漢洞、洛河漂流等旅游資源做好旅游產品開發,帶動搬遷點的貧困戶脫貧。
柏峪寺東街村是該縣政府辦的包抓村,在實施包村工作中,包扶單位為該村規劃了156戶高層安置房,開通了東街"四縱四橫"街道格局,同時對羅漢洞景區進行包裝,對洛河漂流項目實施升級改造,今年夏季,羅漢洞、洛河漂流景點游客絡繹不絕,帶動當地10余戶群眾辦起了農家樂,該鎮民間的刺繡、剪紙、奇石等民俗手工藝產品受到游客的青睞。同時,該縣巡檢街村、石坡街社區也緊緊依靠當地的旅游資源優勢,把"美麗鄉村"建設和雙包雙促工作結合起來,對部分貧困戶進行技能培訓,支持他們辦起了農家樂,賣起了包谷糝、石坡酥餅、巡檢麻花等當地的旅游特產,促進了貧困群眾增收。 ( 通訊員 程 剛 張亞斌) 責任編輯:余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