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姚渤潮)今年以來,洛南縣搶抓機遇,科學謀劃,精心部署,將中醫藥事業發展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的新動能,聚力加快中醫藥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縣上及時調整中醫藥發展領導小組成員,明確職能,建立中醫藥事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中醫藥發展工作。結合縣情實際,印發《洛南縣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洛南縣促進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等指導性文件,完善發展體制機制,增強工作合力。確立“秦嶺健康養生城”發展思路,與陜西中醫藥大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建設集養生、醫療、健康為一體的現代醫養服務產業集中區,大力發展中醫藥健康養老、健康服務、旅游產業、服務貿易,將中醫藥事業發展作為撬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驅動力。
縣上充實管理力量,在縣衛計局設立中醫股,加強中醫藥行政管理職能;在縣中醫院成立基層指導科,定期對全縣中醫藥人才進行規范化培訓指導。將中醫藥事業納入縣域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目標,按照行政、業務兩條線,強化目標責任,同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將中醫藥本地藥材品種加以重點保護和開發,采取“集團化+農戶”模式,積極發展中藥材種植、收儲、銷售及特色農副產品項目,使其成為農村精準脫貧的重要產業,帶動全縣中醫藥產業發展。縣上將中藥飲片、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項目,納入中醫藥新農合報銷范圍,提高新農合報銷比例十個百分點,積極引導醫療機構拓展中醫服務項目。依托西部振興計劃、助學金計劃、事業單位招聘、醫學本科生招聘等項目,在近三年內陸續招錄48名中醫藥人才。以國省中醫藥項目建設為依托,以改善服務環境為目標,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基礎設施設備建設。
縣上依照中醫藥法要求,將中醫藥事業發展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確保每年財政供給中醫藥事業經費投入占衛生事業投入的10%以上,將縣中醫院在職在編職工基本工資及退休人員工資全部納入財政供養,對醫院基礎設施建設、大型設備購置全部納入財政預算。近三年累計投資9400多萬元,專項用于中醫藥基礎設施建設、服務能力和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