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劉軍民詹璠)2018年以來,洛南縣突出人才強縣戰略,強化制度建設和服務保障,著力夯實人才工作基礎,不斷激發人才隊伍活力,真正把人才資源優勢轉化為推動產業精準扶貧優勢。
加強制度建設,縣上結合實際,先后制定出臺多項配套制度,使人才工作更加制度化、規范化。進一步落實黨政領導聯系優秀人才、包抓示范點等制度,把人才工作納入全縣目標責任考核管理體系,實行季度考核點評和年終對標考核相結合,推動年度人才工作各項目標任務有力有效落實。
注重服務保障,從日常管理、培養和繼續教育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為高層次人才免費提供住房,對公開招聘的高層次人才在本地購買首套住宅給予5萬元補助。對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博士研究生按貸款限額30萬元、年限15年一次性全額貼息。多形式宣傳關于人才發展的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在省市主流媒體廣泛宣傳創業優秀人才先進事跡,大力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強化示范引領,啟動首批30名有突出貢獻拔尖人才評選表彰活動,給予重獎,組織優秀人才和建功立業先進典型在全縣巡回開展科技講座和事跡報告,進一步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積極創建和打造提升陽光菌業、荔鼎木塑等21個人才培訓示范基地,成功創建市級示范點兩個。圍繞構建多元化產業格局,實施創新創業示范工程,與西北大學聯合舉辦脫貧攻堅管理人才培訓班8期,培訓500多人次,實現“培養一個、致富一家、帶動一片”的綜合效應。
突出作用發揮,實施科級干部對口交流掛職鍛煉,精心選派10名優秀干部和專業型人才赴江寧區學習深造。創新形式開展寧洛勞務協作,搭建兩地求職者就業平臺,促進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組建衛計、教育、農業、文化等12支人才服務團隊,引進18名實用人才到基層一線服務重點項目發展;結合農村實際,針對性地開展送科技、送教育、送健康、送法律、送文化活動,開展實用技術培訓80多場次、受訓近萬人。立足產業擴規模、提質量、增效益,先后引進新技術、新品種63項,實施科技扶貧項目6個,建立特色產業基地6個,幫帶6130戶貧困戶、21600多人依托產業實現穩定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