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顧勇)近年來,洛南縣結合貧困勞動力干活缺門路、就業缺自信、創業缺技能的“三缺”難題,通過引企業簽訂單、教農民學技能、幫農戶快增收等系列措施,促使農村貧困勞力向技能型人才的轉變。2019年,縣上開展電氣焊、手工編織、中式烹飪、足部修護等專業就業技能培訓143期5923人,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4167人,其中80人選擇自主創業。
針對貧困群眾“干活無門路”的難題,洛南按照“企業出訂單、職校出菜單、政府來買單”的思路,招引企業簽訂用工訂單,變“三單”為“三結合”。企業根據需求開出人才訂單,培訓機構培訓企業需要的人才,人社部門撥付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實現培訓與就業需求相結合;社區工廠根據用工需求培訓,合格后全部就地安置,實現技能培訓與社區工廠相結合;探索“培訓機構+中介公司+訂單培訓+就業安置”的新模式,引進兩家人力資源公司,與培訓機構簽訂就業安置合作協議,培訓結束后由人力資源公司負責就業安置,有效提高了技能培訓實效性和就業率。
針對企業招工難、群眾就業難的“兩難”瓶頸,洛南按照“主動招引、合作共贏”的思路,政府與陜西鄭遠元集團簽訂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建成了全國首家遠元技能培訓中心暨遠元修腳旗艦店和實訓實操基地1個,每月1日、15日組織全縣貧困勞動力參加足部保健技能培訓,培訓合格后統一安置到遠元集團公司就業。目前,837名培訓合格學員先后在西安、鄭州、重慶、廣州、深圳等地定向安置就業,月收入5000元以上。
縣上還變單一的訂單培訓安置為多元的自主就業創業,讓外出就業有困難的群眾在社區工廠實現家門口就業,讓有外出就業愿望的群眾加入洛南品牌勞務隊伍,實現了外出務工有組織、在家就業有門路的目標。同時,拓展了華陽職校、三秦家政等14個市縣定點職業培訓機構,實行訂單、定崗、定期培訓、多元就業,努力打造“遠元修腳”“洛南縫紉”“洛南焊工”等特色品牌,讓洛南技能人才走出去創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