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劉衛鋒)今年以來,洛南縣緊盯“就業是最大民生”目標,圍繞穩就業各項任務,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強化政策宣傳,創新思路舉措,開通綠色通道,加大技能培訓,精準施策推進,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取得顯著成效。截至10月底,全縣實現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5.2萬人,創經濟收入4.8億元,其中公益崗位累計安置貧困勞動力就業3049人。
大數據平臺摸清務工人員底數。針對疫情期間群眾外出務工迫切需求,多措并舉推送提供就業崗位信息,組建工作專班,深入基層一線,借助“洛南人社”微信公眾號開設網上登記窗口,組織務工人員掃碼登記個人務工信息,精準掌握全縣勞動力和務工區域情況,建起勞務輸出大數據庫和244個村(社區)外出務工人員微信群,實現務工人員全覆蓋,全縣累計上網登記人數達到18.9萬人。
綠色通道促進勞動力就業。緊盯外出務工人員返崗復工目標,落實包抓責任,破解出行難題,積極協調省市相關部門,在全省率先開通洛南—西安外出務工人員綠色務工專線,定制西安—杭州、西安—廣州務工專列,全程做好交通保障、健康評估、跟車護送等工作,實現“點對點、一站式”輸送服務,確保務工人員返崗早就業。截至10月底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85萬人,其中有組織勞務輸出4.64萬人,共組織車輛272輛累計向南京、杭州、西安、西藏等地輸送務工人員6026人。
精準幫扶提升就業扶貧成效。把未脫貧戶、零就業戶、易地搬遷群眾、“三無人員”和8·6暴雨洪災受災群眾等人員作為就業幫扶重點,持續用力,實施一對一幫扶,通過蘇陜扶貧協作、就近安置、自主創業、技能培訓、公益崗位兜底、社區工廠吸納等方式抓好就業幫扶,同時積極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確保穩就業目標順利實現。截至目前,全縣新增赴江蘇務工101人,實現自主創業272人,通過技能培訓實現就業1400多人,公益崗位累計安置3000多人,社區工廠吸納就業1772人。
多渠道實現勞動力穩定就業。因地制宜出臺了《洛南縣全面加強和促進城鄉勞動力就業創業工作實施意見》,在易地搬遷小區成立社保服務站,宣傳引導更多人員就近就地就業;加快推進社區工廠建設,全力促進企業生產和勞動力就業;引進8家人力資源公司進駐,長期服務對接勞務輸出工作;在長三角南京市、珠三角深圳市和西北地區西安市分別成立勞務招商服務中心,促進勞務輸出和輸入基地無縫對接。截至目前,駐外勞務招商中心收集各類就業信息320多條、提供就業崗位4300多個,全縣44家工業企業吸納安置勞動力3410人,勞務公司累計輸送務工人員368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