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楊斌 柴明明)近年來,洛南縣探索建立以黨建引領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一核三融”鄉村治理模式,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強化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洛南縣規范“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制度等基本制度,創新活動載體,不斷強化黨員教育管理;完善村級集體經濟收益與村干部補貼掛鉤辦法,激發村組干部工作熱情;推行“村分四類、三色預警”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長效機制,運用“11211”機制不斷鞏固標準化創建成果。
以自治強基礎,發揮群眾主導作用。洛南縣修訂完善村(社區)規民約、組建“四會組織”,建立健全黨群參與、齊抓共管自治體系。制定百分制考評辦法,每季度對黨員群眾評議后在“紅黑榜”公示,年終對應獎懲。推行村級重大事項“四議兩公開一監管”決策機制,充分發揮群眾監督、參與村級事務的主動性。
以法制為保障,扎實推進基層依法治理進程。洛南縣開展“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評選活動,健全村級調委會、治保會組織,完善村級治安網格管理;大力實施《民法典》,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常態化;落實村級黨組織書記選拔任用縣鎮聯審、考察、公示、備案等程序,重拳打擊黑惡勢力對基層組織的干擾滲透活動。
以德治固根本,凝聚向善向上力量。洛南縣緊扣“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主題,挖掘整理一批弘揚傳統美德、順應時代要求、貼近群眾生活的“百姓家規”;推動“德潤三秦”家風建設系列活動,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六進”活動和“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評選活動;開設“道德講堂”,組織道德評議,評選出“星級文明戶”2140多戶;利用“善行義舉榜”“紅黑榜”引導形成正確價值取向。實施鄉賢回歸工程,吸引1100多名企業家、黨政干部、專家學者、醫生教師、技能人才等回饋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