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起步之年。今年以來,我市建立了“五強化五確保”工作機制,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精準開展監測幫扶,持續抓好特色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大力推進穩崗就業,著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常態化開展人居環境大整治,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基礎上,接續推進脫貧地區高質量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為進一步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進一步激發廣大干部群眾接續奮進、團結拼搏的昂揚斗志,本報從今日起推出“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欄目,集中展示我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工作中涌現出的好經驗、好做法、新亮點、新成效。
本報訊 (王亞斌)為有效應對今年“7·22”特大暴雨洪澇災害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影響,今年下半年以來,洛南縣強化動態監測、精準施策、產業培育、政策落實,全力防范化解返貧致貧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縣鎮村分級設立防返貧監測中心、辦公室和工作站,選配4644名組網格員,每人監測15至30戶,形成了農戶全覆蓋、無死角的網格監管格局。組建縣、鎮、村聯合調查組,對在暴雨災害中房屋受損嚴重、產業損失慘重、慢性病加重等戶一次過審,評議公示后直接納入監測對象,實現應納盡納。要求全縣干部在汛情未解除期間不得休假,全力做好防汛值班、“六查六問”工作、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確保受災群眾衣食無憂、安全過冬。
對產業就業收入受影響戶,做好定災定損和保險理賠工作,目前已籌集到位理賠資金540萬元,完成1.7萬戶查勘定損任務,10月底前已賠付到位,同時開發并落實1000個公益崗位,保障受災群眾穩定就業。對住房安全受影響戶,已全部通過轉移安置、過渡房安置等方式,提供臨時安全住房,992戶住房受損戶正在采取危房改造、避災生態搬遷、進鎮上樓安置和公益性住房等方式解決,需危改的606戶已全部動工,181戶公益性住房均已安置到位。對飲水安全受影響戶,已搶通農村集中供水工程293處,安裝管網155.78千米,受災群眾的飲水有保障。因災水毀的54條道路已全部搶通,受影響的82個村通村班線車全部恢復營運。
深入研究群眾增收的重點、難點問題,進一步加大產業扶持力度,投入2000萬元,繼續實行辣椒、食用菌、油葵、黃花菜、天麻等“兩養六種”“8+X”脫貧產業獎補政策,推進25個脫貧產業集群項目建設和嶺南生物食用菌智慧工廠等72個扶貧產業項目做大做強,以點帶面,帶動全縣扶貧產業跨越式發展。培育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個、市級龍頭企業2個。把2.7萬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納入特色產業和新型經營主體“價值鏈”,促進脫貧人口就業,推動寧洛協作、國家定點幫扶和消費幫扶全方位升級,確保脫貧人口收入持續增長。
該縣嚴格執行“四個不摘”,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抓手,動員萬余名干部進村入戶,全面核查教育保障、醫療衛生、住房安全、飲水安全、產業幫扶、就業幫扶、消費幫扶、兜底保障等政策落實,確保政策全面兌現到位,持續鞏固“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成果。抓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改善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等,確保政策的平穩過渡和有效銜接,全面提升群眾對鞏固脫貧成果認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