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縣奮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本報記者 趙有良 汪 锳 李小龍 陳 波
“請掃碼測溫,出示核酸檢測證明……”
1月2日晚上,洛南縣華陽收費站異常寒冷,但卻擋不住卡點防疫人員的腳步,他們用緊張而有序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使命與擔當,堅守著洛南防止疫情輸入的“第一道”關口。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斗爭中,洛南縣沉著戰“疫”,以堅持高質量黨建引領的高度、構筑聯防聯控的廣度、萬眾一心攜手戰“疫”的溫度,全力以赴守護好商洛“北大門”。
發揮“兩個作用”讓黨旗在防疫一線高高飄揚
嚴格駐守值班、出入掃碼測溫、跑腿代辦服務、管控臺賬明了……1月3日,位于洛南縣城關街辦劉澗社區的萬昱華府小區疫情防控秩序井然。
來自洛南縣垃圾處理場的李世武是該小區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第一書記。“我們支部由下沉工作隊隊員、物業管理人員、黨員志愿者及社區干部共8人組成。”李世武說,整個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進出憑工作證明,社區證明兩天出一人,對于走親串門的一律勸返。針對小區內住戶遇到的生活需求困難,工作人員全力做好物資采購、上門配送、跑腿代辦等生活服務,確保住戶生活無憂。
疫情面前勇擔當,舍身忘我踐初心。為了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洛南縣實施“三類派駐”,即城區各機關企事業單位住宅小區由本單位負責,社會化物業小區由管理部門和共建單位共同負責,“三無”小區由所在街辦聯合共建單位共駐,選派政治素質好、吃苦耐勞、敢于擔當、勇于奉獻的618名干部,擔任居民小區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在城區織密防控網絡,推動疫情防控工作全覆蓋。
“突出黨建引領、建強基層堡壘是我們取得抗疫防疫階段性成效的一條重要法寶。”劉澗社區黨總支書記楊衛東說,社區原有5個黨支部,近期又成立了4個臨時黨支部,通過發揮黨組織堡壘作用和黨員示范引領作用,有效統籌轄區下沉干部、業主委員會、志愿者、義工及物業五方關系,進一步加強隱患排查,消除盲點漏洞,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據了解,洛南縣在防控一線建立臨時黨組織312個、黨小組1125個,設立黨員先鋒崗328個、黨員責任區407個,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109支、黨員突擊隊154支和疫情防控宣傳隊267支。同時,制定出臺鼓勵激勵疫情防控一線干部八條措施,把各級黨員、干部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現作為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作為鎮辦、部門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重要依據,激勵廣大黨員積極響應、沖鋒在前、帶頭參與,筑牢防疫堡壘,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另外,洛南縣還通過“四不兩直”的方式,對全縣16個鎮辦、13個工作組、3個工作專班進行突擊檢查,對落實疫情防控安排部署態度不堅決、措施不力、管控責任不到位的單位領導給予誡勉談話處理,并進行公開通報批評,形成震懾,有效傳導壓力,倒逼責任落實。
夯實“四防舉措” 構筑聯防聯控嚴密防線
“您好!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還請您原路返回。”1月2日21時許,室外零下5攝氏度,駐守華陽收費站的洛南縣交管大隊干警張彬和同事們仍堅守崗位,經過他們耐心勸導,一輛陜E牌照的出租車被成功勸返。
與此同時,在離華陽收費站3公里處的榆商高速路邊,一頂帳篷點亮了黑夜。“冷是冷了點,但我是黨員,這是我的職責。”這是永豐鎮李村在榆商高速路沿線設置的卡點,鎮干部焦鶴亮一邊說,一邊和村上干部拿出手電走出帳篷,準備沿路巡查周邊情況。
為防止外地來洛人員乘坐非法營運車輛翻越高速路護欄逃避防疫檢查,洛南縣在入洛邊境村和高速公路沿線村(社區)成立防疫巡查小分隊,24小時不間斷輪流巡查,累計查處涉疫違法犯罪案件7起,行政拘留6人,行政罰款6人,教育訓誡27人,暫扣黑營運車輛3輛,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
“請出示社區證明,掃健康碼,或進行登記。”在四皓街道辦事處小渠社區,社區書記樊首鵬重復著不知已經說了多少遍的話語。
除了設卡檢查,小渠社區采取“3563”工作方式全力抓好西安及全國中高風險區來洛返洛人員排查、管控及疫情防控宣傳、保障工作。
“我們通過網格化管理、有獎舉報、大數據反饋核查三種方式抓排查,確保村里情況清楚。”樊首鵬說,“對于居家隔離人員,全面落實鎮村組干部及醫生、民警‘五包一’監管責任,張貼提示卡、拉上警戒線,建立重點管控人員微信群和‘一戶一檔’。”
在小渠社區居委會,我們看到每戶居家隔離人員都有一份專屬檔案,上面有基本情況、家庭成員信息、“五包一”管控責任及流程、流調報告、體溫監測、家庭全員四次核酸檢測證明、承諾書和告知書等資料,真正做到了責任清、措施明、管控嚴。
小渠社區還通過上門、大喇叭廣播、張貼標語、微信群推送信息、組建車隊和巡邏隊等方式加大疫情防控政策宣傳力度。并由黨員志愿者服務隊或者“五包一”責任人,根據每天群眾反饋的缺少物資、醫院就醫等問題,為每戶群眾提供暖心優質服務。
據了解,12月9日以來,洛南縣對所有來洛返洛人員逐村(社區)、逐組、逐戶開展“地毯式”排查,并以村(社區)為單位分類建立本轄區在外人員臺賬、返回人員臺賬、居家隔離人員臺賬、健康監測人員臺賬“四本臺賬”,并進行每日更新、動態管理。
連日來,洛南縣通過全面落實交通管控“防輸入”、線路巡查“防潛入”、重點人群“防后發”、重點場所“防擴散”四項舉措,全面筑牢了抗疫工作防線。截至目前,全縣累計排查在外人員91619人,12月9日后來洛返洛人員8591人,全部落實集中隔離、居家隔離、核酸檢測等措施,其家庭成員同時落實健康監測。
堅持防疫優先 生產建設“馬不停蹄”
1月3日,陽光明媚,洛南縣老城區地下管廊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該項目是洛南縣委、縣政府2021年年初承諾的民生實事,目前正處于收尾階段。
為了給市民交上一份滿意答卷,洛南縣在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切實加快工程建設進度。“我們解決了工人的吃住問題,將他們的管控與社區、小區管控措施拉通,嚴禁他們與外來人員的接觸。”洛南老城區地下管廊項目管理處處長梅治平說,每天早上都會對工人進行嚴格檢測,并不斷完善應急措施,切實做到疫情防控從嚴從緊、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當天,在古城鎮中聯村,集體經濟項目——230畝蔬菜大棚建設現場施工正忙,伴隨著“滋……滋……”的鋼條切割聲,20多名工人,有的拉鋼條,有的打樁,有的焊接……
據了解,該項目于2021年12月13日動工,總共要建220個大棚,主要種植西瓜、草莓、西紅柿,目前已經建成80個,1月12日大棚搭建可全部完成。“疫情防控期間,一直按計劃進行,確保在春節后可以下種開圃。”古城鎮黨委書記楊新良說道。
工地負責人賈軍喜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指著工地四周的圍欄:“工地已經進行了封擋,工人每天吃住在工地,不外出流動,每天早上有專人給工人進行測溫登記。村上還派了一名干部負責工地的疫情防控,與鎮、縣防控辦協調聯系,確保物資調運暢通及時。”
“我們村的產業大棚,對于我們這些留守群眾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雖是疫情防控期間,但我們沒有出村的可以來務工,每天能掙100元,而且我流轉出去了1畝多地,還可以收租金。”村民董紀年笑著說。
同時間賽跑、與疫情較量,洛南人民正萬眾一心,匯聚起齊心戰“疫”的全部力量,構筑起一道銅墻鐵壁般的生命與健康防線,攜手戰“疫”,春暖花開,來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