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王 妮)在市縣“兩邊一補齊”兩年行動、“兩拆一提升”三年行動工作中,洛南縣城關街辦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機遇,以“六清六治六無”打造秦嶺山水鄉村為目標,立足城關實際,采取有力舉措,全方位、無死角扮靚鄉村顏值,提升城市品位。羅坡村、尖角村、劉澗社區被評為市級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28個農村村(社區)全部通過市級秦嶺山水鄉村建設達標驗收。
洛南城關街辦將人居環境整治作為秦嶺山水鄉村建設的突破口,成立街辦工作領導小組,抽調精兵強組建6個工作專班,集結40多人力量組成整治拆遷隊伍,將轄區34個村(社區)劃分為6個服務區管理,實行一個服務區、一名科級領導包抓、一個聯系站所負責推進的工作機制,明確職責分工,壓實工作責任,為高標準、高質量推進秦嶺山水鄉村建設奠定堅實的組織保障。
通過“美麗城關·文明家園”微信公眾平臺、工作微信群、村村廣播、院落會、“三務公開欄”、走訪調研等方式,洛南城關街辦廣泛宣傳秦嶺山水鄉村建設的規劃方案、實施步驟、目的意義;發放《整治倡議書》等宣傳資料1萬多份、紙杯5000多袋、圍裙萬余條;出動35輛宣傳車在各村(社區)巡回宣傳秦嶺山水鄉村建設工作內容;廣大黨員干部、“兩代一委”、志愿者發揮示范推動作用,當好宣傳員、踐行員,切實在人居環境整治中為民辦實事、辦好事。
為了進一步激發各村(社區)秦嶺山水鄉村建設工作積極性,城關街辦為每個村(社區)撥付2000元的整治啟動經費,建立“干好有獎勵,干不好要追責”的環境衛生考核機制,堅持每月對各村(社區)環境整治情況觀摩評比一次,在轄區34個村(居)內進行綜合排名;實行網格化管理,大力推行“人盯人”+門前“三包”管理制度,設置、落實路長、街長、巷長責任,建立街辦、村(社區)、村民小組三級網格管理機制;深入推進《村規民約》、“黨員群眾百分制考評”“五美庭院”等創建活動,讓村民在精神與物質“雙重”激勵中揚正氣、樹新風,引導全民參與環境整治,在全街辦上下持續掀起大清理、大整治、大提升的秦嶺山水鄉村建設熱潮。
緊盯“道路沿線兩側、視線范圍內、田間地頭、河塘溝渠、房前屋后、庭院內外”等整治重點,以率先治理歷史“頑瘴痼疾”整治成果為示范引領,充分動員黨員、群眾、護林員、公益性崗位等各方力量,清垃圾、疏河道、治污水、拆危房,徹底清理臟亂差、死角死面,全力打造視覺美麗、心靈舒暢的優美鄉村。
城關街辦將秦嶺山水鄉村建設與“提士氣強擔當建機制促發展”作風建設相結合,轉變作風促落實,落實工作促成效,在實際工作一線檢驗干部履職擔當,倒逼環境整治任務落實落地。充分發揮街道紀工委監管作用,不定期對各村(社區)環境整治工作進行明察暗訪,對履職不到位、責任不落實等行為嚴肅處理,責令立即整改到位,形成長效管理機制,使全街辦環境面貌更加美麗宜居,農村生活品質顯著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有力提高,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開好頭、起好步打開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