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洛南縣返鄉創業青年薛超
在線上推銷農產品
拍攝抖音視頻
文/本報通訊員 廖娟 圖/本報通訊員 李斌
“你出生的時候,有一個地方用它的陽光、空氣、水、人聲、風聲、鳥語以及雞鳴、犬吠迎接了你,這就是你進入世界的第一站——家鄉。我的家鄉,在位于秦嶺腳下的陜西省洛南縣……”
清澈純凈的男中音,伴隨著濃郁的洛南方言,靜靜地給你講述著一段段和家鄉有關的人和事,在繽紛多彩的抖音世界里清晰地呈現出來,讓人感到格外的親切質樸。
這就是洛南縣返鄉青年薛超最獨特的一種存在方式,不管你有沒有見過他,薛超已經用自己獨特的聲音和鄉情觸碰了這個世界,用“原鄉記憶”的淳樸和溫情感染了許多人。
1992年,薛超出生在洛南縣麻坪鎮陳臺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他的童年沒有高檔的玩具槍、神奇的奧特曼,但是卻有玩不盡的泥巴、小河里的鵝卵石、山坡上的美味野果,還有來自祖輩、父輩、鄉鄰間的關心和呵護……這些最具濃郁鄉土氣息的生活場景伴隨著薛超度過了快樂的童年,也把故鄉的根與魂深深地鑲嵌在薛超的記憶里。
從那時起,家、親人、故鄉、山水、草木就仿佛一條條無形的線,牽引著薛超一天天長大,也成為他揮之不去的惦念和牽掛。
家在哪里,愛就在哪里,植根于薛超內心深處的,永遠是來自家鄉故土的深情召喚。
2015年初,23歲的薛超經過多年打拼,在西安開了一家服裝店。由于他頭腦靈活,熱情好客,服裝店生意一度十分火爆。
2017年春節前夕,薛超像往年一樣趕回老家和家人團聚。對他而言,從小到大不管在哪兒,每年春節都一定要回家。
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飯的時候,薛超猛然意識到,只有回到家鄉,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自己才能找到歸屬感和奮斗的方向。也就是那個時候,薛超暗下決心,一定要回饋親人和家鄉,點燃奮斗新希望。
薛超開始嘗試著和同村的伙伴一起創業,發展種植和養殖業,銷售農產品。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他整天奔波于村里到鎮上再到縣城、省城的路上。
2018年,薛超的爺爺患重疾,急需轉至西安的醫院接受治療,原本祥和平靜的生活一下子被打亂了。爺爺病倒了,誰來照顧他,誰來撐起這個家?想到這些嚴峻的現實問題,薛超仿佛一下子長大了,他知道現在是家人最需要自己的時候,自己必須擔起這個重擔。
經過認真思考,薛超毫不猶豫地關掉在西安苦心經營多年的店鋪,也暫時放下在鎮上經營的原鄉記憶農產品電子商務服務站。待爺爺出院返回家鄉后,薛超回到家鄉。
每一天,薛超除了村里的工作,就是端水喂藥、精心照料病中的爺爺,給奶奶按摩、講笑話,給孩子輔導作業、制作手工。農忙時,他下地耕種,發展生產;閑暇時,他陪伴家人,精心做好一日三餐。
薛超除了照顧自己的孩子,還主動把遠嫁安徽省的妹妹的女兒接過來撫養,讓妹妹安心在外地打工。如今,外甥女在他家已經生活了七年,每天舅舅長舅舅短地叫著好不親熱。看著一大家子其樂融融的樣子,薛超心里覺得特別踏實,也特別甜。
就這樣,薛超用愛與責任,撐起了一個大家庭。雖然有時很累很辛苦,但薛超覺得很值:“我的家人,因為我的存在而感到開心快樂,我就是他們的主心骨、頂梁柱。”帶著這樣的使命感,薛超總覺得每天都信心滿滿。
如果說,當初因為孝老愛親而選擇回到家鄉,是薛超對親情的眷戀不舍,那么借助互聯網的強大功效,讓自己化身“網紅”,大力推介宣傳家鄉風土人情、特色農產品,給很多游子帶去精神上的慰藉,則是薛超對
現實生活的大膽嘗試和有益探索。
回鄉之后的薛超除了照顧好家人之外,還聯合村里的伙伴殷明明、殷歡創辦了洛南縣原鄉記憶農產品有限公司,主要從事農產品銷售等業務。他還在鎮上設立了麻坪鎮電子商務服務站,為鄉親們代買代賣各種產品。
2018年底,勤奮踏實的薛超在鄉親們的推選下,擔任了陳臺村村委會副主任。新的職務賦予新的擔當和使命,促使他絞盡腦汁地盡快打開工作新局面。
2019年,互聯網“抖音”短視頻開始盛行,薛超眼前一亮,他意識到,這或許會是一個可以“折騰”的好機會。他拿起手機,調整鏡頭,開始記錄身邊的人和事。最開始,他只是拍些簡單的生活場景,門前流淌的小河,村口開花的老槐樹,夏天爺爺在地里摘黃花菜,冬天奶奶在灶房里燒柴火……特別有生活氣息的畫面,被真實細膩地展示在大眾面前,再配上柔美的背景音樂,沒想到一下子就引來了眾多網友的關注,粉絲量不斷上漲,很多熱心網友還給他留言說,看見爺爺奶奶就想起了自己的爺爺奶奶,看到破舊的老宅就想到了自己的老家,希望他能多拍些……
網友的支持鼓勵激起了薛超創作的熱情,他開始從一名拍攝行業的“菜鳥”,慢慢成長為一個可以自己剪輯、配文、配音的抖音“達人”。
薛超用特有的方言版表達方式,不雕飾、不做作,讓原汁原味的記憶走進很多人的心靈深處,勾起了無數網友的鄉愁。端午節習俗、中秋節團圓以及洛南雪景、核桃、豆腐干、香菇、木耳、黃花菜……這些最具洛南地域特色的鄉土元素,伴著薛超精心編輯的短視頻在網上輪番精彩呈現,不斷滋潤著眾多網友的心田,讓他們忍不住想要走進洛南、了解洛南。
在薛超的宣傳推介下,很多人通過短視頻,認識了他本人,也認識了他所帶來的鄉村“大世界”。有的人隔著屏幕感知了美好,有人聆聽聲音化解了鄉愁,有人通過電商平臺品嘗到了洛南味道的農特產品。
2021年,薛超偶然發了一組家鄉人物的視頻,被西安“青春與公益同行”愛心人士看到后,他們自發籌資購買了價值數千元的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并帶著家人趕到陳臺村,為留守老人捐贈物資、奉獻愛心,讓老人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溫暖和關懷,也讓愛心志愿者感受到秦嶺山水的幽雅清凈和山里百姓的淳樸善良。
短短兩年多時間,薛超開通的抖音自媒體“原鄉記憶(記錄鄉愁)”賬號已擁有10多萬個粉絲,其宣傳家鄉的視頻作品在全網累計獲得9000多萬次的播放量。在此期間,他積極帶動鄉親們養豬、養雞、種植各類中藥材,并幫助大家銷售核桃、香菇、木耳等農產品,銷售金銀花、天麻、苦參、豬苓等中藥材。
盡管成了名副其實的流量“網紅”,但薛超卻從不驕傲,依然是陽光向上的大男孩,不舍小家的孝順娃,一心顧著大家的薛主任。村里老年人夸他是個好小伙,年輕人都喜歡和他交流探討、向他學習。看到自己成為村民信任喜愛的人,薛超心里洋溢著滿滿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用激情點亮青春夢想,用拼搏書寫奮斗歷程,不負韶華、不負青春,這是創業青年薛超的人生詮釋,也是點亮他未來之路的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