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縣實施“三百四千”工程奮力趕超行動工作側記
本報通訊員 寇 鑫 胡小龍
“項目落地后,縣上領導定期來調研指導,現場研究解決環亞源有色金屬回收利用項目在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讓我們備受鼓舞!”5月15日,洛南環亞源生態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康娟在談到銅材料產業鏈發展時,對洛南縣委主要領導的聯系包抓連連稱贊。
我市“三百四千”工程奮力趕超行動開展以來,洛南縣堅持高站位謀劃、高效能推進、高標準落實,奮力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落地。縣上成立了實施“三百四千”工程奮力趕超行動領導小組和縣委常委牽頭的7個工作專班,確定29名縣級領導、50名科級領導包抓8條重點產業鏈,62名局長行長聯系包抓52家重點企業,115名部門骨干“一對一”包聯重大項目,抽調168名干部組建56支招商小分隊,為159個五類村選優配強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隊員。
高站位謀劃 下好創新驅動先手棋
位于洛南縣四皓街辦藥王村的嶺南生物科技產業示范園,是縣上按照“產供銷一體、農科貿結合”思路,規劃建設的具有科研、生產、培訓、示范、銷售五大功能的現代化產業示范園區,是洛南縣食用菌產業鏈條上的重點項目,占地350畝,計劃總投資2.6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2億元。一期建設已完成,并于今年1月正式投產,是目前西北地區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現代化工廠。
目前,示范園建有206座食用菌種植及實驗大棚、冷儲和烘干車間、科研培訓、產品展示中心及7.9萬平方米食用菌菌棒和菌種生產智慧工廠,工廠生產實現從食用菌菌包和菌棒生產拌料、裝袋、滅菌、接種、刺孔全程自動化。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實現年產食用菌菌棒2000萬袋、天麻密環菌種2000萬袋,年產值超過2億元、利潤超4000萬元,實現畝均效益11.4萬元,帶動全縣食用菌產業規模突破1億袋、年產值突破8億元;可為100個非貧困村集體每年每村分配收益5萬元,解決就業崗位150個,戶均年增收4萬元;為全縣1000戶菌農提供優質菌棒,實現戶均增收2萬元以上。
高效能推進 打好典型引領攻堅戰
該縣在一季度召開了“頭雁帶富領飛”“黨員駐村興農”工作現場觀摩推進會,通過實地觀摩突出典型引領作用,全力推動全縣實施“三百四千”工程奮力趕超行動向縱深開展,古城鎮草店村就是一季度重點觀摩村。
今年以來,草店村黨支部依托秦隆果蔬專業合作社黨支部和五色田園現代菌業產業園黨支部,領辦15棚果蔬,通過村企合作,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發展大櫻桃1500畝、黃桃500畝、中藥材500畝、烤煙300畝、黃花菜230畝,建成現代化標準香菇產業大棚100個,種植香菇100萬袋,年產值300萬元,實現集體經濟增收10萬多元,讓多渠道、多產業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強勁支撐。 “通過村企聯建‘支部1+1’黨建工作模式,以玫瑰小鎮、秦隆果業建設為契機,通過土地流轉、集體經濟分紅、就近務工等方式,帶動古城鎮移民搬遷群眾及周邊8個村群眾實現就業創業,共組織務工180批次,人均可增收3000多元,達到了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雙贏目的。”古城鎮黨委書記楊新良說。
草店村支部書記羅根朝說:“在一季度觀摩活動中,我們得到了各級領導的肯定和贊許,但觀摩對我們來說不是終結,而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我們目前正在持續發展食用菌等相關產業,希望在二季度‘三百四千’各項評比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在羅根朝的示范帶動下,現任村干部閆龍龍帶動貧困戶養蜂27箱;離任村干部羅來山協助村集體發展香菇產業3萬袋,帶動周邊150多名群眾進棚務工,實現年人均增收6000多元;黨員羅亞平依托秦隆果蔬專業合作社為村培養實用技術人才,同時帶動周邊100多名群眾進企務工;產業大戶閆東山發展烤煙56畝,帶動20多人進田務工,形成了頭雁引領,群眾致富的良好局面。
高標準落實 筑牢發展環境基礎樁
洛南縣九龍礦業有限公司現有礦山1.346平方公里,鉬礦儲量13332萬噸,金屬儲量9.8萬噸,日采礦能力1.6萬噸,設計日處理原礦能力1.5萬噸,年產鉬精粉5380噸。公司資源整合工作先后受到國家九部委聯合檢查組和國家第六安全環保檢查組的高度評價。企業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全省優秀民營企業”“陜西省質量服務信譽AAA級單位”。
縣上先后深入九龍礦業開展調研6次,惠企政策宣傳6場次,梳理摸排問題8個,協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原料供應、用工招工、要素保障等方面的突出問題5個,并協調上級幫助企業申報項目資金100萬元,協調縣人社局申請穩崗就業資金179萬元,此外誠邀中國百強企業來洛考察對接鉬產業鏈項目。縣資源局通過聯企包抓幫助企業跟蹤采礦證手續辦理;縣應急局協調省自然資源廳,繳納剩余滯納金8000萬元;協調縣信用聯社、農行洛南支行、工行洛南支行為九龍公司提供貸款。長安銀行洛南支行為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2000萬元。
為了確保“三百四千”工程奮力趕超行動早日取得實效,洛南縣建立了“754”推進機制,成立7個工作專班,采取項目化實施、示范化帶動、圖表化推進、常態化督導、分值化考核“五化”模式推進,落實流動紅旗、黃牌警告、考核獎勵、督查問責“四項措施”,實現7項工作閉環式管理。同時,將考評結果作為提拔重用、職級晉升、評優樹模的重要依據,一季度實現110個責任單位、16個鎮辦督查考核全覆蓋,一季度評出紅旗單位24個、黃旗單位13個。通過“四項機制”的綜合運用,確保“三百四千”工程奮力趕超行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