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縣實施“三百四千”工程奮力趕超行動系列報道之六
本報記者 王 倩
“要不就算了,生意不做了,真的太難了。”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位于洛南縣保安鎮倉圣社區的陜西德盛隆實業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葉軍平時不時就冒出這個念頭。廠子辦起五六年了,葉軍平經歷了初期建廠、試產、打開銷路等一系列難關,但這些困難都被他一一克服,沒想到,就在生意走向正軌的時候,卻有了放棄的念頭。
“去年夏季的水災損毀了廠門口的水泥路,年底又遇上疫情反復,一些原材料進不來,咱們的產品出不去,愁得我整夜整夜睡不著覺。”葉軍平坦言,當時差點就堅持不下去了。
葉軍平的難,是一些企業這兩年普遍有的難,如何在逆境中生存成為這些企業需要直面的問題。大事、難事牽絆著企業發展,也牽動著各級政府的心,今年以來,在全市實施“三百四千”工程奮力趕超行動中,洛南縣積極作為,瞄準全年工業發展目標,成立了以縣級分管領導為組長的16人工作專班,設立工作推進組和督查檢查組,印發了《洛南縣“局長行長聯企業紓難解困”工作方案》,明確了全縣40個責任單位和57名局長行長包聯52家規模以上企業,采取發揮責任單位主觀能動性的“自上而下”和工作專班督查檢查的“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法,積極推動聯企紓困工作,不斷擴大紓難解困成果。
在全面落實聯企業紓難解困幫扶責任中,洛南縣按照“搞調研、定方案、送政策、強包抓、解難題”5個年度重點任務,緊緊圍繞企業促產保銷穩增長運行情況、工業項目推進情況、企業發展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開展調研,建立紓難解困問題清單和臺賬,明確解決問題完成時限,會商并幫助企業破解融資難問題,確保企業生產中反映的問題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實。
讓葉軍平吃下定心丸、重拾辦好企業的勇氣,正是“三百四千”工程奮力趕超行動的實施。“多虧了包聯我們企業的張俊局長,一直給我鼓勁,幫我想辦法,解決了大問題,我才有了信心。”葉軍平介紹,他的公司主要是做方便食品的,一期項目的年產30萬箱方便食品生產線已經建成投產,生產的10多種調味面制食品主銷西安、鄭州、山西等各大食品批發市場,年銷售額在1000多萬元。今年年初,縣上確定縣人社局局長張俊為企業的包聯人后,他和單位骨干股長多次到企業進行了解交流,商討解決問題的辦法。
“疫情防控期間,一些原輔材料回不來,他們就多處協調,幫我們購買運送面粉和大豆油,解了燃眉之急,不然,訂單產品不能按時交付,我們就要承受更大的損失。”葉軍平說,不僅如此,在廠子出現階段性用工荒時,縣人社局多次發揮優勢,與各鎮辦的社保站聯系對接、在全縣招聘會上設置招工攤位,為其解決用工260多人次。
7月26日,在洛南縣創業中心的二樓,有一間裝修簡單卻設施齊全的屋子,屋內展示著德盛隆公司生產的調味面制食品,同時還配有直播設施。“不僅要為企業解決眼前的難題,我們思索更多的是如何幫助企業健康長久發展下去。”張俊介紹,企業發展的根本是有穩定可靠的銷路,為了進一步打開德盛隆公司的銷路,縣人社局為企業免費提供創業中心的辦公用房,并邀請相關專家為企業進行電商平臺運作的培訓,截至目前,已在多個電商平臺進行產品銷售共5.5噸。
局長行長主動進園區、進企業、進車間開展紓難解困服務工作,在洛南縣已是常態了。連日來,長安銀行洛南縣支行行長姜建英隔三差五就會和他包聯的企業進行交流溝通,并作資金需求摸底和金融知識宣講。“我們銀行共包聯了6家企業,各企業的情況我已經熟知了,目前正在為一家企業辦理貸款,我們的宗旨是,只要企業需要,我們就會上門做好全方位的服務。”姜建英說,除了為有資金需求的企業提供服務,銀行每月都會深入各個企業宣講融資和金融服務等政策。
洛南縣在推進“百名局長行長聯企業紓難解困”工作中,以建立“責任清單、問題清單、任務清單”為主要手段,全力推進企業達產達效、做大做強,打造現代企業矩陣。截至今年上半年,洛南縣各部門開展調研200多次;舉辦各類銀企對接30多次,累計發放貸款6.5億元,為企業減費讓利2090.3萬元;解決各類企業用工4320人;辦理水土保持方案、施工許可、環評、融資、用地、能評、運輸、用電等審批手續累計500多件;指導企業申報資金項目25個;稅務系統為企業減免稅收9549萬元,促進企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