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洛南,天藍水碧。縣河里綠波蕩漾,一群白鷺在水中覓食,西門戶森林公園內幾個孩童正在草坪上嬉戲,秦唐街公園兩岸,休閑健身的市民絡繹不絕。
“縣城變得越來越美了!我早上跳廣場舞、打太極拳,晚上和老伴沿縣河步道散步,幸福指數越來越高了!”正在八卦橋“口袋公園”跳廣場舞的張大媽笑著說。
今年以來,洛南縣把建設“避暑名城·康養洛南”作為打造“一都四區”的重要載體,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高標準實施“五大”城市更新行動,努力建設宜居山城,城市高質量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
實施住房品質改善更新行動,城市人居環境更有溫度。洛南縣聚焦城市老舊小區改造,科學編制改造方案,累計投資6000萬元,對鹽業公司家屬樓等17個老舊小區實施改造工程,對74個老舊小區5000戶燃氣管網進行改造提升,協調指導3個老舊小區加裝了電梯。對西城區高速路口、英華路、華陽大道兩側65戶民居建筑外立面進行了改造提升。圍繞群眾住房改善需求,加快推進以保交樓為主的商住房建設,成立了金江華府、春璽鉑樾灣項目兩個保交樓工作專班,加強銀企協作,協調解決施工困難,爭取國開行保交樓專項借款2000萬元。目前,兩個保交樓項目正在全力沖刺,優山美地、撫龍假日、柳林春曉等商住樓項目完成主體建設正在預售。
實施基礎設施補短更新行動,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充分發揮。洛南縣累計投資4.36億元,大力推進城市公共服務設施補短行動。在西城區和老城區分別規劃建設便民市場3個,建成了西城區垃圾中轉站,改建了秦唐街公園星級公廁,建設城區充電樁300個,配建停車位1500個,新建成酒店1座,縣游客服務中心建成投用,縣醫院、縣中醫醫院遷建和第六、第八幼兒園項目正在全力推進。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和服務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宜居、宜業、宜游的良好環境正在形成。
實施路網完善改造更新行動,城市通行水平大幅提高。為了疏通城市“腸梗阻”、暢通城市“大動脈”,洛南縣累計投資4.8億元,建成了華陽大道、柳林大道,啟動實施東風路、陽光大道北段和撫龍大道建設;對東城大道、江濱大道、川東路等9條支線道路實施了“白改黑”,改造提升了迎賓大道西段、河濱南路西段、河濱北路東段人行道;新建謝灣橋,對縣河口老橋、劉澗橋、洛中橋和洛中人行天橋加固改造提升,完善了“一環四橫七縱”城市道路體系,群眾出行更加便捷暢通。
實施街區特色風貌更新行動,城市示范引領能力有效彰顯。洛南縣注重滿足群眾休閑、娛樂、養生等高層次需求,累計投資2.3億元,大力實施城市風貌重塑工程。新建東城區河濱南路人行廊道懸挑2.3千米,形成了環繞縣河20公里的健身休閑步道;對秦唐街公園進行綠化亮化改造和功能提升,安裝了“文字燈”,設置了智慧座椅、群眾直飲水機、健身器材、廣場舞大屏等便民設施,新建城市書吧、書畫藝術展廳,提升城市品位。對高速路口西門戶進行了提升改造,園區鋪設草皮3萬平方米,改造透水混凝土道路,安裝庭院式景觀燈,修建移動式公廁和張拉膜結構遮陽棚,城市文化內涵更加豐富,街路特色更加鮮明,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能力實現了質的飛躍。
實施生態環境治理更新行動,城市現代治理邁上新水平。洛南縣堅持“以自然為美,把好山好水好風光融入城市”的理念,大力開展生態修復,讓城市再現綠水青山。投資7000萬元,高標準實施甘河流域綜合治理,硬化河床500米,進行人行步道鋪設、道路“白改黑”和護欄安裝1000米,安裝路燈48盞,新建便民橋4座、玻璃景觀橋1座、液壓蓄水壩3座。如今走在甘河沿岸,再也看不到過去的垃圾遍地、污水橫流,取而代之的是路暢、燈亮、水清。每到夜幕降臨,甘河邊的玻璃景觀橋成為市民健身拍照打卡的聚集地。
“民有所盼,我有所應。我們將聚焦民生堵點、痛點、難點,持續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精心打造美麗宜居山城,努力建設人人都能享受的有品質的城市、人人都能切身感到溫暖的城市、人人都有歸屬感和認同感的城市。”洛南縣住建局局長何偉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