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王關珍 王平 何文忠)洛南縣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把項目開工前多部門多次現場踏勘的事項整合為一次性聯合踏勘,探索建立“勘前對接、集中踏勘、問題反饋、協同聯辦、督查督辦”五項工作機制,最大限度簡化手續、優化流程、壓縮時限、提升效能,實現項目審批提速增效。
建立勘前對接機制,明確工作目標??h上成立重點項目要素保障工作專班,按照“一項目一清單”要求,對今年全縣56個重點項目進行全面梳理,逐項目建立前期手續辦理臺賬,明確項目審批的“路線圖”,避免企業辦事“來回跑”“重復跑”“多次跑”。同時,專班各成員單位主動對接項目實施主體,為企業提供“一對一”全程指導,累計提供咨詢輔導108次,切實提升一次踏勘通過比率。
建立集中踏勘機制,開展集成服務。縣上圍繞解決項目手續辦理、要素保障、開工條件三方面重點問題,積極組織各職能部門對56個重點項目和13個重點招商項目進行全覆蓋、分批次集中現場踏勘。厘清項目手續辦理、要素保障、存在問題、跟進措施“四個清單”,落實包抓項目縣級領導、牽頭部門、保障部門、實施主體“四方責任”。累計開展聯合踏勘12次,減少踏勘環節90%,縮短踏勘時間80%,減少行政成本70%以上。
建立問題反饋機制,解決項目難題。現場踏勘結束后,縣上召開問題交辦會,逐項目逐單位交辦存在問題,限定整改時限、壓實整改責任、落實整改措施,加快各項手續辦理。建立問題臺賬,實行銷號管理并定期通報。累計召開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月度懇談會4次,協調解決重點問題23個;召開政銀企對接會3次,金融機構合同貸款5.9億元,到位資金2.1億元;共交辦問題51個,已全部解決到位。
建立協同聯辦機制,提高審批效能??h上定期組織各要素保障部門召開重點項目建設會商研判會、業務對接會,加強部門協同、信息共享,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工作格局。同時,把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文物保護、防洪影響評價、環境影響評價等審批手續并聯審批,實現“多評合一”,最大限度減流程、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提高評估評審效率。各項申請材料同比減少40%以上,跑動次數減少60%以上,審批時間減少80%以上。
建立督查督辦機制,狠抓推進落實??h上將重點項目手續辦理情況納入各責任單位年終目標責任制考核內容,由縣委(政府)督查辦牽頭,每月對各部門交辦問題解決落實情況進行督查,督查結果按“紅黃黑”三色定性考核(紅色通報1次加2分,黃色通報1次扣1分,黑色通報1次扣3分),以嚴格督查督辦倒逼部門履職。目前,全縣56個重點項目四項審批手續全部辦理到位,50個項目已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