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賈書章 見習記者 楊若陽)金秋時節,走進洛南縣城關街道王灘村的烤煙大田,曾經碧綠的煙葉已呈現出一片金黃。煙農揮汗如雨,忙著采摘煙葉。田埂上,農用車來回往烤煙爐運送收獲的煙葉;烤煙爐旁,務工的群眾忙著用機械編煙葉,煙葉被整齊地裝進烤煙大爐里;烤爐里的爐火正旺,空氣里彌漫著濃濃的烤煙味兒。
在烤煙大戶曹元寶家的烤煙爐前,技術人員對烤出爐的煙葉按品質進行等級分揀。曹元寶高興地說:“我栽了40多畝烤煙,除過發務工人員工資等開銷,一年收入12萬元。咱村里人依靠烤煙這個產業富起來了!”曹元寶今年57歲,他頭腦靈活,肯吃苦,曾擔任過村委會主任,后來一心撲在烤煙生產上,堅持不懈,年年收入穩定。家里有了錢,打了翻身仗,他在縣城給兩個兒子一人買了一套房并娶了媳婦,一家人日子越過越紅火。
王灘村六組烤煙大戶吳戰良今年61歲,他家種植烤煙40多畝,年收入12萬元。烤煙種植大戶曹長運發展烤煙80多畝,年收入20多萬元。王灘村監委會主任張民權種植烤煙30多畝,由于管理精細,烤煙質量高,效益好,給3個孩子各買了一套房子。“不用出遠門,我在家門口種個烤煙也能致富,烤煙這個產業就是好,真是咱農民致富的‘金葉子’!”張民權一邊采摘煙葉一邊笑著說。
王灘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拜雙榜介紹說:“村里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烤煙,逐步擴大規模,逐年增加面積,現在全村種植烤煙1060多畝,其中30畝以上種植大戶有34戶,王灘村345戶1300多人,戶戶都種烤煙,全村烤煙年毛收入63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