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雷 鳴
近日,洛南縣四皓街道柳林社區居民楊義民積極響應社區黨支部號召,在其父親80歲壽辰之日,在家里給父親做了一桌家常菜和一碗長壽面,拒收親朋好友送來的禮金,給父親過了一個簡樸實惠的生日,受到左鄰右舍好評。
“今年全辦開展治理‘四種陋習’活動以來,我們村人情負擔較上年減少了35%。”11月27日,柳樹洼村黨支部書記王高平說。
今年以來,四皓街道在持續推進“厚葬薄養、天價彩禮、隨禮泛濫、建房攀比”等陳規陋習整治工作中,以“黨建引領、鄰里守望、和合共治”社會治理活動為抓手,堅持“黨員干部帶頭、群眾積極參與、強化示范引領、全面深入推進”原則,下茬治理各種陋習和突出問題,不斷提升城鄉文明程度,群眾人情負擔等支出明顯減少,倡樹文明新風氛圍更加濃厚,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為鄉村振興增添了新動能
治理厚葬薄養陋習。四皓街道大力開展“百善孝為先、做事德在前”系列主題教育,引導群眾履行贍養責任,讓老人安度晚年,達到住安全房、穿干凈衣、吃可口飯,與老人多陪伴、多交流、多關愛,使老人思想有依靠、精神有慰藉。提倡喪事簡辦,提倡只邀請親朋和近鄰吊唁、不請樂隊,提倡3天內安葬,改招待酒席為燴菜家常便飯,提倡控制席面桌數和價格。以村(社區)為單位,制定喪葬服務流程及限價標準,事前由村干部上門面談提醒操辦規格;事中上門進行監督,對能夠規范執行各項標準及流程的群眾,開展送電影、送書法作品等活動;事后由村委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集中開展評議,對評定為“好”格次的頒發“移風易俗示范戶”獎牌,對評定為“差”格次的進行批評教育。
治理天價彩禮陋習。四皓街道倡導干部群眾不收取彩禮,對收取彩禮的以村(社區)為單位制定限價標準,列入《村規民約》,廣泛利用各種形式對群眾進行宣傳教育引導。由村委會及紅白理事會,定期深入本村(社區)村民家中,對嫁娶彩禮進行監督評議,對積極響應、符合標準的予以表彰,在村(社區)道德楷模榜上宣傳表揚。在婚事中,對媒婆、婚介等慫恿抬高彩禮金額以及索要天價彩禮的進行勸導引導,對存在惡意婚鬧等行為交由司法機關進行依法打擊。
治理隨禮泛濫陋習。四皓街道明確除婚喪嫁娶外,提倡不舉辦子女升學、新居建遷、生意開張、壽宴滿月等名目繁多的隨禮行為,不得舉辦以斂財為目的“無事酒”,對積極響應的予以表彰表揚。明確隨禮標準,以村(社區)為單位制定婚喪嫁娶隨禮標準并納入《村規民約》。連河村村民朱社會在其女兒考上大學后,他沒辦升學宴席,也沒有收親朋好友的禮金,被村黨支部評為“文明戶”,受到表彰獎勵。
治理建房攀比陋習。四皓街道提倡不攀比建房,不修建豪華房屋,對炫富攀比建豪華房屋的群眾由村委會及道德評議會進行勸導引導、批評教育。不超標準建房,村民建房過程中,嚴格土地使用審批,量力而行,不得超標準、超范圍建房,嚴格落實“一戶一宅”,提倡農村建房不超過兩層,倡導實用夠住即可。不超能力建房,群眾根據實際承受能力、實際需求建房,不超能力舉債建房,不建外表豪華、內部簡陋的“面子”房屋。
四皓街道深入開展移風易俗宣傳和規勸工作,引導村民摒棄陳規陋習,樹立文明鄉風,今年全辦共計樹立移風易俗典型模范186人。截至11月底,全辦村民報備操辦宴席123起,對超規格、超標操辦紅白事宜進行教育、規勸共45起,營造了倡導文明新風、建設文明鄉村的濃厚氛圍。
代塬社區居民楊慧萍善待公公,經常給做可口飯菜,購買各種零食。公公去世后,她積極響應號召,沒有大操大辦、鋪張浪費講排場。楊慧萍說:“原計劃辦理老人后事需要花費3萬元,通過節儉辦事后,真正才花了1萬元。現在看來,移風易俗是惠及咱老百姓的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