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農村報記者 靳天龍
“現在這個飼養房是去年新修建的,原來的飼養棚太陳舊,面積又小,養不了多少只飛鼠,也不利于它們成長。”1月16日,洛南縣四皓街道馬河村二組的飛鼠養殖戶冀亞向記者介紹。為了擴大飛鼠養殖規模,他投資十幾萬元,在自家門前新建了5間飼養房。如今,飼養房面積近200平方米,飛鼠數量500多只。
“以前開了幾年車,沒掙到錢。后來養了三年羊,受市場價格波動等因素影響,也沒掙下錢,反而欠下一屁股債。2021年,我家被評為監測戶。看到村里有人養殖飛鼠能掙錢,我就和父親商量一起嘗試,經歷了多次失敗,總算有了些起色。”提起養殖飛鼠的經歷,冀亞感慨萬千。
“剛開始確實有很多顧慮,擔心養不好。但考慮到飛鼠養殖的優勢,加上當地林地資源豐富,能滿足養殖要求,后來就借錢養了150只飛鼠。”談起養殖飛鼠的過程,冀亞打開了話匣子。
今年40歲的冀亞養殖飛鼠已有5年,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養殖方法。他每天關注天氣預報,關心飛鼠的營養和健康,注重籠舍衛生,還時刻留意籠舍內環境。
飛鼠又名“寒號蟲”,也稱“橙足鼯鼠”,主要以柏樹葉為食。其糞便在中藥里被稱為“五靈脂”,具有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消腫解毒的功效。
“飛鼠晝伏夜出,喜陰喜旱。我會把柏樹葉用水清理干凈,保證新鮮,每天下午五點前做好這些工作,讓飛鼠晚上出來活動時吃得好。”冀亞說。
跟著冀亞走進飼養房,打開籠子,飛鼠噌地一下躥出來,掛在籠舍的網上。能看到飛鼠滴溜溜轉的大眼睛和毛茸茸的大尾巴,和松鼠十分相似。冀亞介紹,成年飛鼠的壽命一般是8到10年。
“一只飛鼠每年大概能產5公斤五靈脂,現在市場價120元一公斤,價格最高的時候能達到180元一公斤。”冀亞說,“有商販直接來家里收,一年收入能有10萬元,欠的債務現在還完了,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
洛南縣地處秦嶺腹地,森林資源豐富,植被覆蓋率高,境內有248.91萬畝林業用地,素有“秦嶺天然藥谷”美譽。這里擁有飛鼠喜食的側柏、油松、榆樹、青岡、橡樹等16種樹種,是飛鼠養殖的適生區。
馬河村的飛鼠養殖產業已發展多年,隨著養殖戶增多、規模擴大,現在飛鼠養殖已成為馬河村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據了解,目前,馬河村有飛鼠養殖戶17戶、養殖飛鼠7500多只,年收入突破500萬元。
近年來,洛南縣按照“合作社+農戶+市場”模式,通過技術幫扶、產業引領、吸納就業等方式,大力發展飛鼠養殖產業。目前,全縣有飛鼠養殖戶130多戶,直接從業人數300多人,飛鼠存欄量近7萬只,年產“五靈脂”420多噸,繁育幼崽3萬多只,凈產值約2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