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縣深入推進“到群眾中去”實踐活動
古城鎮王村“四支隊伍”入戶走訪,為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
本報通訊員 畢波波
深入村(社區)組,現場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一站式”社保卡幫代辦服務;開展暖心助餐,讓老人餐食無憂……今年以來,無論是針對個體的“硬舉措”,還是惠及一個群體的“好項目”,洛南縣發揚“群眾事無小事”的務實作風,從“小切口”里的急難愁盼入手,深入推進“到群眾中去”實踐活動,做好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大民生,努力解決一項又一項實際問題,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用心化解難題
2月18日,古城鎮四聯村村民張會民和何志宏兩家地界糾紛一事在村“兩委”和古城派出所的聯合調解下,雙方當事人均作出讓步,最終達成了一致。“真是太不應該了,以后再也不能為這些事打架了。”張會民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2024年12月,張會民因伐了地界邊何志宏的樹,造成二人打架住院,后因張會民母親去世,遂到年后進行了調解。在多方的協調下,最終決定留出60厘米作為田間小路,并重新立了界畔石,至此雙方握手言和。
“群眾的需求就是我們為群眾辦實事的清單。”古城鎮四聯村黨支部書記何毅在接到何志宏的上訪信息后,及時聯系古城派出所等單位,積極從中協調,梳理事件來龍去脈,根據2月份縣上下發的《在全縣各級干部中開展“到群眾中去”實踐活動實施方案》要求,提出并落實了解決方案,有效推動化解了這起鄰里糾紛。
解難題、化積案,洛南全縣上下的黨員干部把群眾最現實的利益作為落腳點。縣便民服務中心大樓在“爛尾”10年后“涅槃重生”,也體現出洛南縣委、縣政府為百姓解決問題的決心。解難題、增效率,激發社會發展的強大活力。洛南縣交通運輸發展中心實現貨車車輛年檢年審“一窗受理”,讓運輸從業人員把送材料的時間切實轉變成跑運輸的時間。國家稅務總局洛南縣稅務局落實退(抵)稅無紙化審批,退稅申請從30天縮短為13天,利于企業的資金運轉。
形成長效機制
隨著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許多“村民”變“市民”。據介紹,目前古城鎮60周歲以上的有7527人,其中,留守老人1650人、空巢老人753人,老年群體呈現出增速快、空巢多、留守多、壽齡高的特點。面對空巢及高齡、失能人群“吃飯難”的困境以及如何實現助餐服務健康可持續發展,古城鎮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由于老年助餐服務公益屬性強,覆蓋人群廣,如何在普惠的基礎上實現精準服務是關鍵。古城鎮借助基層社會治理網格化機制,以古城街社區為試點,經過“本人申請、居民小組審核、社區審定公示”的嚴格流程,對服務對象進行動態調整。試點工作開展后,干部入戶排查326人,核實預警信息72條,自主申報9人,最終確定28人作為首批助餐服務對象,切實解決了他們的“吃飯難”問題。
為把助餐服務辦好,社區與3家深受老年人喜愛的餐館簽訂服務協議,還將古城美食城納入助餐點,為老人提供30多種餐飲選擇。服務對象就餐時,可用社區發放的“就餐券”抵扣5元餐費,超出部分自付,既保障了服務的可持續性,又避免過度福利化。社區安排專人日常巡查,及時化解各類問題,讓老人吃得安心、放心。同時,為實現助餐服務“辦得久”,古城鎮在資金投入上下足功夫,按照“個人出一點、企業讓一點、政府補一點、集體添一點、社會捐一點”的思路,建立“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多元服務”的工作機制,成功破解持續運營難題。同時,聘請“兩代表一委員”、退休干部、熱心群眾等擔任義務監督員,監督資金使用,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
截至目前,古城鎮已為全鎮6個村(社區)280位有助餐需求的老人提供助餐服務。“下一步,古城鎮將持續把老年助餐服務作為深入開展‘到群眾中去’實踐活動的有益探索,不斷提檔升級老年助餐點,讓更多老人通過‘一餐熱飯’,感受幸福晚年。”古城鎮副鎮長曹興龍表示。
深入群眾,了解群眾的訴求意愿,從實際出發解決煩事難題,并逐步形成長效機制。洛南縣人民檢察院加大國家司法救助工作力度,通過與縣民政局、鄉村振興局、婦聯、退役軍人事務局等部門協作,形成多元救助模式,共辦理司法救助案件15件,發放救助金20萬元,進一步提升為群眾辦實事的質量和水平。
推出創新做法
普法宣傳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寧,更關系社會的和諧穩定。洛南縣人民法院從2月8日以來,積極開展“到群眾中去”實踐活動,各審判業務庭把庭審搬到田間地頭、農家院落、村(社區)組,共開展巡回審判7件,針對離婚糾紛、民間借貸糾紛、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等11類常見多發的民事糾紛類型,印制了《民事起訴狀、答辯狀示范文本》,為當事人起訴、答辯提供更加規范全面的訴訟指引。同時,還制作了便民二維碼,積極向來院當事人、律師講解示范文本填寫方法和技巧,幫助有需要的當事人和代理人盡快學習、掌握、運用,切實將司法為民落到實處。
立足本職崗位,洛南全縣黨員干部帶頭攻堅克難,創新做法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寺耳鎮領導干部傾聽群眾需求,通過廣泛調研、多方征求意見,研究決定從農歷二月初一開始設立集市,此后農歷每逢一、四、七日為固定逢集日,促進商品流通,方便群眾生活;縣人社局黨支部聯合縣信用聯社機關黨支部開展“深入群眾‘幫代辦’ 搭建惠民‘暖心橋’”主題黨日活動,現場為洛源鎮腰莊村93名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一站式”社保卡幫代辦服務,為31名群眾進行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讓老年人享受到更加便民貼心的服務;縣交管大隊建立常態化“護學崗”勤務機制,在上下學人流高峰時段,安排警力在學校門口及周邊路口疏導交通,并多次組織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課,切實維護校園周邊交通安全……一項項創新行動,直擊困擾群眾的“硬骨頭”,讓人民群眾看得到生活的變化,感受得到幸福感的增強。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洛南全縣上下用心用情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同時著眼長遠、完善解決民生問題的體制機制,用實干和創新換來群眾的燦爛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