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縣洛源鎮持續推動“到群眾中去”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本報通訊員 張浩楠
陽春三月,在洛南縣洛源鎮處處涌動著干群連心的暖流,鎮村干部穿梭于田間地頭、農家院落,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今年以來,洛源鎮創新工作方法,將“到群眾中去”實踐活動與全鎮重點工作深度融合,推動黨員干部真下沉、解難題、辦實事,讓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地生根,持續提升民生福祉。
“要不是鎮上干部走訪時發現得及時,我家今后的日子都不知道咋過。”說起鎮上的幫扶,龍潭村脫貧戶祝老漢充滿感激。
原來,在一次日常走訪中,副鎮長姚立軍發現祝老漢家中有大量未報銷的醫藥單據,經了解得知其因患癌癥導致醫療支出驟增。鎮鄉村振興辦立即啟動防返貧監測機制,迅速將其納入防返貧監測和低保保障對象,解了祝老漢的燃眉之急。
像這樣的例子在洛源鎮并非個案。通過將“到群眾中去”實踐活動與防返貧監測工作緊密結合,洛源鎮建立走訪入戶“七必”制度,對低保戶、特困戶、邊緣易致貧戶等7類重點人群必訪必問,通過走訪,全鎮新納入監測對象7戶24人,消除風險4戶9人,實現困難群眾政策享受率100%。
同時,洛源鎮把矛盾糾紛化解作為“到群眾中去”實踐活動重點任務,圍繞“平安走訪”和“有事你找我”等工作機制落實,排查發現各類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做到易肇事肇禍精神病患者、“三失一偏”和信訪重點人群全知曉,有無婚姻家庭、莊基地畔、土地林坡、債權債務等問題可能越級訪、集體訪,可能民轉刑、刑轉命的重點矛盾糾紛和風險隱患全掌握,對發現疑似失察失控失管問題的,隨發現隨報告,立即啟動調處和穩控措施,不漏一戶一人。活動開展以來,累計發放連心卡2212張,走訪重點人群1236人,排查化解矛盾糾紛19起。
“大叔,天干物燥,千萬注意用火安全!”近日,吊棚村黨支部副書記劉書寶在巡查中及時勸阻了一位老人的野外用火行為。
為抓好平安建設,筑牢森林防火防線,洛源鎮針對重點林區、進山路口等關鍵區域,設立17個森林防火哨卡,實施全天候值守,嚴格檢查進山人員及車輛,嚴禁攜帶火種入山。同時,整合鎮村干部、護林員、志愿者等力量,成立10支流動巡查隊,采取“定點值守+動態巡邏”相結合的方式,對農事用火、祭祀用火等行為開展高頻次巡查,并組建40人的半專業撲火隊,確保關鍵時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贏”,群眾安全感顯著提升。
“沒想到這么快就辦下來了。”腰莊村脫貧戶胡玉周激動地說,在干部走訪入戶的時候,他反映因妻子生病,家中負擔驟增,鎮民政站核實情況后迅速為其辦理了臨時救助。
為兜牢民生底線,洛源鎮組織干部全面排查低保、五保、救濟救助等政策落實情況,并建立“三辦”機制:簡單問題立即辦、復雜問題協調辦、疑難問題上報辦,做到不錯保漏保一人,不救濟救助偏差一人。截至目前,共發現并整改民生政策落實問題23個,新增低保對象6戶18人,臨時救助困難群眾20人次,實現“應保盡保、應救盡救”。
在走訪中,干部們既當“調查員”又當“宣傳員”。對發現的厚葬薄養、天價彩禮等陋習進行及時勸導,并深入挖掘孝老愛親、鄰里互助、自強勵志等先進典型。
桃坪村村民吳錕身殘志堅,自學短視頻拍攝技能,與妻子一同創辦“廚娘民宿”,帶動家庭增收,他的自強事跡被挖掘宣傳后在全鎮引起強烈反響,群眾紛紛表示要向他學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撐起家庭的一片天。
據了解,一季度洛源鎮評選“好婆婆”“好媳婦”11人、“文明家庭”6戶、“自強勵志”典型3人,讓文明新風吹進群眾心坎里。
如今,洛源鎮全體黨員干部正以“腳上沾泥、心中有情”的務實作風,持續推動“到群眾中去”實踐活動走深走實,繪就出一幅干群同心、共謀發展的動人畫卷。
“到群眾中去并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鎮村黨員干部日常工作的主要形式和重要組成部分,貫穿全年各項工作始終。”洛源鎮黨委書記陳煒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健全長效機制,推動走訪常態化、制度化,真正把走訪成果轉化為惠民實效,為鄉村振興凝聚更強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