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代緒剛)2018年以來,商南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觀,實施環境整治、生態修復、節能減排三大工程,加強生態建養,大力實施環境保護,努力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全力優化縣域發展環境。
堅持“保護中發展、發展中保護”原則,加大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實施生態工程,建設生態城市。以“三城聯創”為抓手,實施道路、公園、城周山體綠化,開展園林式單位、居住區、校園等創建,提高人均綠地占有率。提升鹿城公園品質,加大琥珀公園開發力度,建成城市生態公園群。加快城富一體化沿線生態綜合體治理,結合陽城驛景區創建,建設城富連接“綜合長廊”,打造功能差異化的生態休閑區。科學規劃城區生態游、休閑游、體驗游等線路,開發城富景區景點,建設功能配套的旅游集散地和服務總部。
推進“綠色商南”建設,大力實施生態修復工程,以鹿城公園為基礎,加大琥珀公園開發建設力度,加快形成商南中心城市森林公園。到2020年,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70.5%,城鎮綠化率達到35%。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00平方公里,重點推進工礦區生態恢復治理。維持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新增耕地1萬畝。逐步實現“天藍、山青、水秀、民富、縣強”的生態建設目標。
全力推進節能減排工程,堅持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強度、顯著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相結合的原則,加快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市場有效驅動、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節能減排工作格局,著力建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積極推進工業、交通、建筑、公共機構、商業等領域的節能減排工作,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重點做好礦山、養殖業的深度治理。到2020年,全縣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達到省、市確定的削減標準,全縣萬元GDP能耗較“十二五”末下降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