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李治軍馮庭記)2018年,商南縣把深化與南京市溧水區扶貧協作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推行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三位一體”模式,真抓實干、聚力推進,在四個方面實現了新突破。
結對幫扶拓展深化。結對幫扶加快向基層延伸,結對單位從兩個鎮、6個部門、兩個村,增加到10個鎮辦、22個部門、16個村(社區)、5個學校、1個醫院,筑牢了協作基礎。溧水區愛心企業、社會團體等在商南縣金絲峽鎮、湘河鎮等地開展扶貧捐贈20多次,累計捐資126.43萬元。
人才交流日益增多。商南縣組織選派就業、教育、農業等部門和鎮辦共12名干部赴溧水交流。溧水區選派18名專業技術人才來商南縣掛職,其中,6名掛職醫生接診92人次,做手術116臺,下鄉義診87人次,實施改良切口治療跟骨骨折等6項新技術。溧水區組織的名優教師、醫生赴商南縣現場教學,培訓1162人次。
產業合作成效顯現。申報實施蘇陜扶貧協作產業項目17個,村集體經濟項目16個,人才培訓、勞務協作項目各1個,爭取項目資金2985萬元,帶動1064戶3897名貧困群眾增收。出臺了《溧水企業來商投資優惠政策(試行)》,舉辦招商推介活動5次,招引并落地項目3個,簽訂產銷合作協議5份,累計投資2175.7萬元。
勞務協作促進就業。雙方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及《職業培訓合作協議》,在商南縣職教中心設立了溧商勞務協作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在溧水區設立了商南務工人員聯絡服務中心。商南縣舉辦訂單式勞務培訓7期,培訓187人,舉辦6次招聘活動,實現253名貧困群眾就近就業,帶動152名貧困勞動力赴溧水區或江蘇省其他地市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