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代緒剛) 今年以來,商南縣深入開展以“宜居、宜業”為主題的示范社區創建,加快安置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規范社區管理,跟進服務保障,全面提升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質量和水平,為搬遷群眾穩定脫貧打好基礎。
縣上加快推進安置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完善提升,保障搬遷群眾基本生活需求,逐步做好安置點綠化、亮化、美化,配套建設商鋪、停車場、生產輔助用房等,將安置區建成美麗小區、宜居社區。積極實現人崗精準對接,以就業為中心,提高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充分開發各類就業崗位,滿足不同層次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需求。以安置社區為中心,以已搬遷入住群眾為重點,以扶貧部門“戶分三類”為依據,做好就業崗位菜單、就業狀態清單、勞動力資源賬單和搬遷對象脫貧明白卡建立工作,落實就業幫扶責任和工作規范,確保每戶至少參與一項脫貧產業、有一人穩定就業、有一人掌握一至兩項脫貧技能。
為了增強搬遷群眾脫貧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商南縣強化移民搬遷脫貧保障,積極培育搬遷安置點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堅持區域特色主導產業發展與就業增收相結合,堅持產業發展長短結合、種養結合,大力發展“社區工廠”“扶貧車間”和各類園區,探索形成易地扶貧搬遷后續脫貧“商南模式”。精準制定產業發展、生態補償、創業就業、教育扶持等幫扶舉措,確保搬遷貧困群眾后續幫扶“無盲點、全覆蓋”。依法依規保障搬遷群眾合法權益,搬遷戶對舊宅基地騰退復墾復綠后形成的耕地、林地,優先享有承包權。搬遷戶轉為城鎮居民的,與當地城鎮居民享有同等的社會保障政策,仍保留農村戶籍的,幫助做好安置地與遷出地的相關政策銜接,確保搬遷群眾公平參與社區公共服務事項管理。
同時,逐步完善搬遷安置社區治理體系,妥善解決搬遷群眾入住后的生產生活問題,確保搬遷群眾能夠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務。組織開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引導搬遷群眾盡快融入新環境新社區,開展新生活。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強化思想教育,廣泛宣傳動員,堅持正向激勵,樹立勤勞致富、脫貧光榮的導向。以創建“五星社區”為抓手,推廣道德評議、村規約束和公益訴訟機制,進一步激發搬遷群眾脫貧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