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縣“2019決勝脫貧摘帽”系列報道之三
李治軍 盧青義
投資170萬元的毛河西飲水工程全面建成,投入使用,覆蓋村民1200人;規劃的270畝安溝生態茶園項目已啟動建設;引進神東集團捐贈的195.1萬元資金已到賬,規劃建設的亮化工程等正在開展前期工作……春季以來,陜西省自然資源廳包扶商南縣過風樓鎮徐家店社區實施的一項項工程正在穩步推進。
在商南縣脫貧攻堅戰中,省“兩聯一包”11個參扶單位作為一支重要的幫扶力量,堅持將脫貧攻堅工作作為頭號政治任務,著眼貧困群眾能致富、能脫貧、能發展,突出政治導向、質量導向、實效導向、獲得感導向,在發展脫貧產業、補齊設施短板、激發內生動力等方面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積極跑項目、爭資金、送技術、解難題、辦實事,鼎力相助、傾情幫扶,取得了突出成效。
因村制宜,大力發展脫貧產業。各參扶單位結合包扶村實際,因地制宜,精心規劃建設產業基地、培育集體經濟、發展合作組織,推動脫貧產業蓬勃發展。其中,聯系包扶過風樓鎮炭溝村的陜西果業集團今春落實15萬元,購置大紅袍花椒樹苗1.3萬多株,指導完成了苗木栽植,幫助村上發展花椒產業。在十里坪鎮梁家墳村,西安財經大學投入10萬元,支持該村新建300畝中藥材基地,帶動貧困戶50戶。
瞄準短板,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各包扶單位創新舉措,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支持村上加快建設安全飲水、電力通訊、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有效解決了群眾的安全飲水和出行難題,進一步改善貧困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省自然資源廳向包扶的過風樓鎮徐家店社區直接投資370多萬元,主要實施了該社區毛河西組人畜飲水工程、社區黨員活動室修繕改造、村鎮道路照明設施建設、社區文體設施配套等。西安財經大學投入5萬元在包扶的十里坪鎮梁家墳村建成農副產品保鮮庫,為產品保存和深加工創造條件。
發揮優勢,持續加強扶志扶智。各參扶單位積極利用、發揮行業優勢,深挖省級單位在政策、資金、項目、技術、管理、信息等方面的外聯潛力,激發當地企業和群眾發展生產、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開展技能培訓、政策宣講、捐資助學等扶志扶智活動。其中,各界導報報社在幫扶十里坪鎮馬王溝村脫貧中,利用新媒體等載體在馬王溝村加大扶志扶智宣傳,引導貧困群眾增強信心,戰勝困難,艱苦奮斗,早日擺脫貧困;投入資金21萬元,為十里坪鎮及馬王溝村聽力較弱的貧困家庭捐助了70臺助聽器;多方籌措資金2.6萬元,資助4名特困大學生。西安財經大學在十里坪鎮和梁家墳村,開展“四扶五風六化”精神文化脫貧系列活動,向5個村贈送扶志扶智作品、為80多名村干部舉辦鄉村文化建設主題講座、投入7萬元組織師生為5個村繪制了總面積1000平方米的扶志扶智墻面宣傳畫、為梁家墳村黨員活動室贈送圖書5700冊、資助貧困大學生等。
想方設法,積極辦好惠民實事。各參扶單位派出的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成員,均能夠吃住在村、扎根扶貧一線,傾注大量心血和汗水,為包扶村辦成了很多實事好事。其中,西安財經大學開展“商南縣優質農產品進高校直通車”消費扶貧,與商南縣簽訂了總額100萬元的《優質農產品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分兩次投入66萬元推進十里坪鎮梁家墳村農特產品進校園,解決了群眾農產品銷售難題;該校還在西安市小寨商圈和大雁塔商圈免費提供30平方米門面房和260平方米庫房,建起的“商南縣扶貧產品展銷店”已掛牌投入運營,為商南縣特色農產品“走出去”開辟了新的途徑;投入3萬元慰問梁家墳村貧困戶113戶;對商南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一對一”幫扶,年均資助助學金15萬多元。包扶十里坪鎮紅巖村的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質調查中心投入50多萬元,在包扶村開展土地質量調查,對當地各類土特產品進行化驗、檢驗,投入13萬元用于紅巖村建設電商平臺,支持注冊了“十里紅巖”農產品品牌,搭建起網上銷售平臺。西北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印鈔有限公司、電信10所等參扶單位,積極實施消費扶貧,幫助貧困群眾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