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李治軍任毅)在脫貧攻堅中,由商南縣離退休干部構成的“銀色人才”服務隊,充分發揮老同志經驗豐富、專業功底深厚等優勢,積極服務脫貧攻堅。
縣上20多名“銀色人才”在縣委組織部、縣老科協的組織協調下,積極開展“四送”活動。分別是送政策下鄉,深入村社區,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和脫貧攻堅政策,幫助貧困群眾鼓足脫貧信心;送文化下鄉,先后開展“科技之春”活動22場次,開展科普宣傳50場次,為貧困村送去文藝演出15場次;送技術下鄉,走到村組田間地頭舉辦產業技能培訓38場次,“手把手”傳授種、養、加工等技術,受益農民1600多人;送信息下鄉,引進并植入農業科技新技術15項,向貧困群眾發放致富信息宣傳單5000多份,幫助貧困戶網絡購銷農產品成交630單。
同時,幫助貧困村選準發展項目。他們深入貧困村召開村組干部扶貧專題會議16場次,走訪貧困戶120多戶,聯系老黨員、致富能人、企業代表60多人,找準制約發展的問題32件次,所提意見建議被采納運用16條次。著眼發展一村一品,幫助貧困村確定致富項目,發展致富產業,打造出富水貴妃雞、金絲峽食用菌、古木溝良種核桃等一批品牌產業。縣畜牧老專家許寶珍多年堅持指導城關街辦捉馬溝村30多戶貧困戶從事蟲子雞養殖,生產的“聚友”牌蟲子雞蛋營養價值高、保健功能強,受到消費者好評,產品供不應求。縣農業老專家陳明華指導金絲峽鎮白玉河口、二郎廟、興隆三個村利用“金絲聚源”品牌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已形成集食用菌種植、加工、包裝、儲藏、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帶動84戶農戶增收,吸納130名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