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孫傳卿 陳聰利)近日,商南縣湘河鎮后坪村在嚴密的疫情防控措施下,春耕活動有序開展,田間地頭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在道路兩邊,村干部正組織群眾抓緊時間種植優質桃樹、杏樹,發展庭院經濟;在蛋雞養殖場,一個個雞蛋被整整齊齊碼放在蛋托里,等待運輸;花椒、柿子、蒼術基地里,貧困戶正在松土、除草……
近年來,后坪村積極探索“黨支部+‘三變’改革+集體經濟+貧困戶”模式,發展了千畝大紅袍花椒、千畝柿子、萬只蛋雞以及蒼術、連翹、黃姜、香菇、魔芋等產業基地,通過入股分紅、就業扶貧、土地流轉、產業發展等模式,讓村民共享發展成果。今年被確定為商南縣鄉村振興示范村后,后坪村立足自身生態條件和毗鄰湖北、河南的區位優勢,積極發展庭院經濟,計劃在道路兩邊、房前屋后等適宜地塊種植優質桃樹、杏樹3000棵。目前已種植桃樹1000棵、杏樹1000棵,后續將按照每戶5至10棵進行種植和管護。“我們購買的桃樹、杏樹都是從苗木研究所專門購買的,屬于優質矮化苗木,種植周期短,預計今年種植,明年就能掛果。后坪村明年道路兩邊、群眾房前屋后的桃花、杏花盛開后就是一大美景,將吸引游客前來觀賞,帶動農家樂發展。”后坪村黨支部書記曹培說。
后坪村在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后,將集中精力調整農業產業布局,擴大原有特色種植、養殖產業規模,謀劃新產業,計劃成立有機肥無害化處理公司,對蛋雞養殖產生的污糞進行無害化處理后用作花椒、柿子、中藥材等種植業的肥料,發展“養殖-種植”模式,實現資源良性循環。同時發展庭院經濟200畝,種植優質果樹,延伸產業鏈,企業化運營,實現產銷一體化,一二三產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