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側記
張廣 李治軍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商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按照中、省、市、縣的決策部署,依托縣、鎮、村三級文明實踐陣地,迅速集結各方力量,組織廣大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投入防疫宣傳、人員排查、健康監測、環境治理、物資募捐、復工復產等工作中,展現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無私奉獻、勇于擔當的道德情操與精神風貌。
文明實踐在“疫”線展開
疫情發生后,商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立即安排部署,向全縣廣大黨員干部、志愿者、各級文明單位發出倡議,動員他們積極參與疫情防控。
商南縣直部門90支志愿服務隊第一時間響應號召,主動放棄春節休假,投身防控工作;245名黨員志愿者踴躍報名,組建13支志愿服務小分隊,聯合7個社區22個商住小區,開展疫情監測、醫療救助等志愿服務活動,引導市民減少外出,做好防范。10個鎮辦和126個村(社區)文明實踐所站組織志愿者主動在鎮村疫情監測點認領任務,輪流值班,從嚴落實防控措施,在全縣構建起上下聯動、點面結合、高效有序的黨員志愿服務防控體系。各級各類文明單位立足本職、履職擔責、主動作為,在防控中爭作表率、勇挑重擔。其中,省級文明單位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編印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綜合防控工作預防控制指引》,募集口罩5萬多只捐贈到24個監測點、鎮村文明實踐所站,培訓防控宣傳員300多人深入重要點位現場答疑解惑,切實當好全縣疫情防控排頭兵。
志愿精神在“疫”線彰顯
疫情阻擊戰是一場人民戰爭。商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整合資源、統籌力量,調動志愿服務隊競相參與疫情防控,幫助春耕生產、復工復產。
商南縣發動3000多名志愿者深入鎮辦和村(社區)開展檢查登記、體溫測量、溫馨勸返等志愿服務。結合春耕生產,組織“農技傳授”“技能培訓”等專業志愿服務隊深入香菇大棚、新建茶園、養殖基地、工廠社區、田間地頭,為群眾宣講種植養殖知識、培訓技術、免費發放口罩,幫助復工復產。
截至目前,商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指導農戶栽培香菇4800萬袋,種植馬鈴薯2.2萬畝,開展小麥、油菜病蟲害防治5000畝,指導狝猴桃樹苗科管3500畝;通過線下進村到田,線上電話、微信答疑等方式服務群眾600多人次,累計投入8000只口罩、300臺噴霧器等物資。
文明風尚在“疫”線濃厚
疫情發生后,商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牽頭先后印發了《疫情防控·從我做起》《疫情防控期間減少聚餐聚會、延辦紅事簡辦白事倡議書》《關于開展“學雷鋒、當先鋒,抗疫情、促發展”活動的通知》等,實施疫情防控“巡回宣傳+抓拍曝光”專項行動,組織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和禁毒禁賭會“四會”成員,深入街巷、小區、農村大屋場等點位巡回喊話勸導,對紅事延辦、白事簡辦的群眾在紅榜上表揚;對不戴口罩、聚眾聊天的在黑榜上通報。凡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保持自家環境干凈、個人衛生清潔,做到不聚會、不串門、不訪友、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和少出門、戴口罩的村民,可以得到愛心超市的積分加分。
實施上述措施以來,商南縣共發放倡議書1.2萬多份,延辦婚宴51起、簡辦白事33場,道德“紅黑榜”公開表揚378人、通報批評43人。
典型榜樣在“疫”線引領
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好人就是一個標桿。疫情防控中,商南縣“中國好人”呂小紅和“全國十大正能量人物”“陜西好人”賀晶晶帶頭到社區清掃環境衛生,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志愿宣講;“陜西好人”、十里坪派出所輔警劉燁主動返崗,堅守疫情防控監測點。在這些道德模范、好人和志愿者的帶動下,商南縣抗疫一線的先進典型越來越多。截至目前,商南縣已評選、通報表揚了26個疫情防控優秀基層黨組織和82名疫情防控先進個人。據統計,該縣宣傳新冠肺炎防護、抗疫先進典型、復工復產等,在中央媒體刊播信息22篇,在省市媒體刊播320篇,在各級各類媒體平臺累計推送1800多篇。
商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充分發揮三級文明實踐陣地作用,主動作為,為該縣防控疫情、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