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縣“四大保衛戰”鏡頭回放
周銀祥
樹木蔥蘢,茶浪似海,天朗氣清,白鶴成群,飛鳥翔集,呦呦鹿鳴,如詩畫卷在商南大地徐徐鋪開……
商南縣位于秦豫鄂三省八縣結合部,特殊的區位給這里以蓬勃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帶來更艱巨的環保政治責任。該縣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污染防治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圍繞建設“綠色商南”“南水北調中線水源生態涵養區”“大秦嶺的封面”,舉全縣之力向污染宣戰,全縣上下攜手同行,合力打好青山藍天碧水凈土四大保衛戰,促進了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繪制出一幅山清水秀天藍人富的美好新圖景。
藍天白云映鹿城
2020年第一季度,商南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82天,持續向好。
該縣把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作為推進全縣生態文明建設的突破口,舉全縣之力,堅定向污染宣戰,形成了一套生態優先、黨政同責、以上率下、長抓不懈的工作機制。
制定了《商南縣藍天保衛戰實施方案》,扎實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加大揚塵治理。采取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煤、增綠六大措施,加強城區建筑工地及渣土車管理,加快推進油品升級和油氣治理,建立健全城區建筑施工揚塵管理機制,落實監管責任,重點加強西街棚戶區改造工程及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工程揚塵治理工作,實施工地灑水、覆蓋、硬化、沖洗、綠化、圍擋、遮蓋七項措施100%要求等一系列措施減少揚塵污染。加大油氣治理。在縣城中心城區禁止燃燒煙煤、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進一步強化執法,嚴厲查處違法燃放煙花爆竹行為,拆除燃煤鍋爐12臺,完成燃煤鍋爐低氮改造4臺,對清油河加油站、西關加油站實施油氣回收治理,禁煙禁煤等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強化空氣污染治理。針對環境空氣質量目標任務難以完成的壓力,該縣成立了藍天保衛戰專班,出臺了《商南縣打贏藍天保衛戰強化行動工作方案》《商南縣打贏藍天保衛戰量化問責辦法》,細化了各部門工作職責,形成了鎮辦、部門通力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11天,努力扭轉了被動局面。
碧水凈土好家園
在湘河鎮湘河社區,54歲的支部書記兼村委主任吳成全認領了一項新任務:落實湘河轄區3公里內河道河長制工作。這一村級河長的新身份被寫到河長管理公示牌上,吳成全內心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村級河長是商南河長制體系的最末梢,也是省、市、縣、鎮、村五級河長中至關重要的一崗。隨著河長制在商南的全面推行,臟亂差面貌徹底改變了,承載著兒時鄉愁的河流正恢復昔日秀美的模樣。
商南縣丹江、滔河等河流出境河南、湖北,境內支流眾多。一直以來,該縣始終沒有放松水體治理。如今,丹江、滔河又現清波碧浪,湘河、清油河、耀嶺河、小河又現魚翔淺底,水鳥成群,全縣水質量持續改善。
該縣穩步實施《商南縣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四年行動計劃(2017-2020年)》,嚴格落實《碧水保衛戰實施方案》,持續加強河道治理,嚴厲打擊亂采亂挖、亂排亂放等違法行為,確保丹江水質穩定達標。全力抓好5大類6大重點項目推進工作,項目開工率、投資率、完成率全部達到100%。加大城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力度,投資200萬元,對一級保護區進行防護隔離,安裝防護網4500米、警示標志56個,完成一級保護區8戶群眾搬遷和二級保護區內的環境整治。加強城市環?;A設施建設,投資7293萬元,修建污水主管網16.6公里,將城市污水全部接入污水處理廠;縣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容工程已通過可研評審,即將動工建設。積極籌備工業聚集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完成了工業聚集區污水排放情況調查,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方案制定。丹江出境斷面水質環境質量全年均達到Ⅱ類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境內的滔河、清油河等其他河流均達到了功能區標準,城鎮集中飲用水源地水質100%達標。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良好生態環境已經形成。
土壤是萬物之本、生命之源。以凈土保衛戰為抓手,商南縣建立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體系,分解了土壤污染防治目標任務,夯實了鎮(辦)和相關部門土壤環境管理責任,落實了土壤環境保護重點措施。建立了調查評估制度,明確了相關部門在土地使用權回收和用途變更過程中責任。加強土壤污染重點項目建設,實施土壤污染源頭治理,嚴格審批排放重點污染物的建設項目,防范建設用地新增污染。配合省廳委托的技術單位,完成了24家重點行業企業用地信息調查,復核上報。加強土壤環境重點監管企業日常監督,與東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縣垃圾填埋場簽訂土壤污染防治責任書。加強危險廢物管理,完成涉及危險廢物企業年度考核自查工作。
處處青山笑開顏
“起伏山巒美如畫,茶園春月發新芽。游客慕名遠道來,泉茗茶園品質佳……”優美的歌聲在知青茶園的上空飄蕩,在商南人的心中飄蕩,在游客的茶水里飄蕩。商南縣堅持把茶產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頭號優勢主導產業來抓,茶產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截至目前,全縣共建茶園24萬畝,遍布全縣10個鎮辦101個行政村,有規模以上茶葉加工企業6家,茶葉大戶4200多戶,年產值達3.8億元,茶業已成為商南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以茶為媒,以茶為“銀”,商南縣大力實施青山保衛戰,加強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嚴把生態保護紅線關。細化制定了商南縣《生態保護紅線實施方案》,明確限制開發區、適度開發區等范圍。加大造林增綠力度。全面落實封山育林、退耕禁牧措施,進一步加大天然林保護力度,持續提高森林覆蓋率。鞏固專項整治成果。按照“四個徹底”要求,精心組織開展秦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治排查“回頭看”,堅決防止問題反彈回潮。通過打造綠色生態屏障,將造林綠化與環境保護、生態修復同步推進,如今的商南,茂盛的林木隨處可見,色彩繁復,鳥語花香,山巒層疊,景色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