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 逐夢前行 奮力譜寫商南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
難中求進求成 難中爭先創優
——商南縣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綜述
“全年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2%;財政總收入3.82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75億元,同口徑分別增長6.5%和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4650元、8680元,分別增長8.5%和10.3%……”
一組組數據,記錄著商南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音符,印證著商南縣奮力推動富裕美麗幸福新商南建設的足跡。這份成績單落在了各項事業攀升的數據曲線里,落在了百姓共享平安和諧幸福的笑臉上。
2019年以來,商南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盯追趕超越目標,踐行“五個扎實”要求,落實“五新”戰略任務,深入推進“一心三帶五協同”規劃布局,團結帶領全縣廣大干部群眾,以滾石上山的勇氣和爬坡過坎的韌勁,在難中求進、難中求成、難中爭先、難中創優,書寫了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篇章。
決戰決勝脫貧摘帽
這一年,全縣上下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扎實開展“春季強基”“百日攻堅”“三比一提升”等行動,實行“戶分四類”,攻克“六大難點”,推進“問題清零”,全年實現3643戶7394人脫貧、22個村退出,完成年度減貧任務的107%,全縣貧困發生率降至1.1%。先后順利通過了省脫貧攻堅第三方評估、工作成效考核及市級核查、國家扶貧資金績效評價、貧困縣退出省級評估檢查“五場大考”,今年2月份順利實現脫貧摘帽。全市就業扶貧現場會在商南召開,“借還+”模式被國務院扶貧辦《扶貧開發》雜志收錄,村級勞務合作組織、“五聯模式”發展集體經濟、“以戶為本攻難點、達標提質促脫貧”等做法在“今日點擊”等中省媒體宣傳推廣,“做好殘疾人照護、助推殘疾人脫貧”工作經驗在全國殘疾人脫貧攻堅論壇上交流,商南茶在央視“廣告精準扶貧”欄目集中展播,商南被命名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力保經濟平穩發展
這一年,商南縣全力抓好經濟發展。現代農業蓬勃發展,積極構建茶菌果畜游“5+X”產業體系,富水現代農業產業長廊全面建成,富水鎮被認定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3個國家級示范社和4個省級百強示范社獲得命名,佳億德狝猴桃市場暢銷。
營商環境明顯優化。加快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全面推行“一門辦理、一網通辦、一次辦結”機制,“一枚印章管審批”有效落實,縣政務服務中心被評為全省政務服務標準化創建試點單位。全年新增市場主體1704戶、私營企業385戶,分別增長22.41%、48.08%。
聚力做好穩增長工作。聚焦企業融資、手續辦理、不動產登記等突出難題,成立了穩增長工作專班,研究制定《工業提質增效年實施方案》《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重點企業“一企一策”扶持計劃》等一系列辦法,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全力支持企業發展,推進項目落地,實現止滑穩增。全年82個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15.2億元,生產總值增長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2%,旅游綜合收入增長27.4%,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縣域經濟主要指標在合理區間穩步增長。
工商經濟持續增長。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34.8億元、增長8.5%。77個重大項目開工在建,宏昌綠色建材等47個項目試產運營,新謀劃重大項目164個、總投資226億元。策劃開展了“韓國企業家商南行”等十大招商活動,招引37個項目落地建設。實施服務業穩增長“十條措施”,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3億元、增長10.2%。大力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縣,太子坪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秦嶺封面、靈秀商南”走進央視《中國推介》,商南再次榮獲“中國天然氧吧”稱號,榮登2019中國最美縣域榜單。全域旅游穩步推進,全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綜合收入分別增長13.54%和17.58%。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這一年,商南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城鄉建設面貌一新,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深入推進“一心三帶五協同”規劃布局,商鄖路改建竣工全線通車,迎賓大道建成靚麗城市景觀,西街商業綜合體投入全面運營。全力打好碧水、藍天、青山、凈土“四大保衛戰”,森林覆蓋率達到66.9%,PM10、PM2.5等主要空氣質量指數穩中有降,丹江等流域出境斷面水質、水源地水質連續5年穩定達標。
民生保障不斷加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全面實施“文化惠民、全民參保、醫療保障、教育均衡、社會兜底”等民生工程,全力構筑覆蓋城鄉的服務保障體系。高考成績再創“六個全市第一”,李曼嫚被清華大學錄取。大力實施“健康商南2030”行動計劃,協和醫院建成投用。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持續深化,縣內就診率達92%,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遠的問題得到明顯改善。城鄉低保、特困人員供養等兜底政策全面落實,基本醫療、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和“一站式”服務、“一單式”結算全面推行,減輕群眾用藥負擔1000多萬元。商南被命名為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全省信訪工作先進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鐵腕推進掃黑除惡,深入開展案件起底、專案偵辦、“打傘破網、打財斷血”、重點治亂和問題整改系列行動。全年核查黑惡線索123條,打掉惡勢力犯罪集團1個,破獲九類涉惡刑事案件27起,刑拘34人、逮捕28人、判決27人,打擊涉黑涉惡資產50多萬元,查處涉惡類治安案件41起,實現中央、省、市交辦線索階段性清零目標,掃黑除惡知曉率98.21%、全市第三,成效認可率93.37%、全市第一。
堅持發展民主政治
這一年,商南縣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不斷匯聚新時代追趕超越的強大力量。
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職權,深入開展視察調研、執法檢查等監督活動21次,扎實推進縣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平臺建設,督導辦理建議案165件,依法作出決議決定10項,任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27人次。支持政協依章履行職責,常委會專題協商議政兩個、專題調研4次、集中視察兩次,九屆三次會議113件提案全部辦復。扎實做好新時代統戰工作,不斷完善議事協調機構,穩步推進深化改革、依法治縣、審計、編制等各項工作。同時,黨管武裝、工會、婦聯、共青團等工作也取得良好成效。
意識形態守正創新
這一年,商南縣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堅持守正創新,講好商南故事,為商南改革發展內聚力量、外樹形象。
積極開展國慶活動,深入推進文明創建,全力抓好國家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大力發展文化事業,縣文化藝術中心實現市場化運營,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暨文明單位創建推進會在商南縣召開。認真抓好輿情管控,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縣融媒體中心成立揭牌,“愛商南”APP正式上線,網絡輿情持續穩定向好。大力發展文化事業,策劃舉辦2019中國秦嶺(金絲峽)國際蘭花節、丹江燈會、花燈藝術節等文旅推介活動,姚家明長篇小說《月亮灣》被評為陜西省文藝精品項目,非遺《花棍舞》獲得全省展演二等獎。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
這一年,商南縣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持續深化政治建設,常態化推進“講政治、敢擔當、改作風”專題教育,全縣黨員干部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自覺性不斷增強。
扎實組織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貫通推進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四項重點措施,縣級領導牽頭實施專項整治13項,引領全縣各級黨組織舉辦讀書班2922次,開展專題研討1401場次,完成調研課題667個,解決問題315個,全縣黨員干部思想政治素質明顯增強,擔當作為精神持續提升。“分類施教法”抓實主題教育、流動黨員學習教育“五個一”等做法在《陜西先鋒》推出,老干部和先鋒人物“初心故事會”、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五步工作法”等在《陜西新聞聯播》播出,全市主題教育現場推進會在商南縣召開。
扎實抓好基層黨建,深入開展“黨旗引領脫貧路”主題實踐活動,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29個,一肩挑占比達99.2%,4個省級標準化黨組織通過驗收,全市農村黨建“五件實事硬事”現場推進會在商南召開。不斷加強干部培育,用足用活“三項機制”,探索干部政治素質考察鑒定制度,提拔重用干部3批次73名。全力推進黨風廉政,持續鞏固反腐敗壓倒性勝利,全年處置線索379件,立案146件,處分129人,收繳違紀資金115.45萬元,不斷鞏固和發展全縣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高效完成機構改革,實現了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編制和領導職數核定、“三定”規定制定等“十個到位”,全縣黨政機構改革圓滿收官,順利通過市委驗收。黨政機構設置更加科學、運行更加高效。
回首這一年,脫貧攻堅、秦嶺生態環境整治、掃黑除惡……一個個關鍵詞,標刻出商南縣邁向高質量發展的足跡,為新的一年改革發展奠定了基礎、積蓄了能量。特別是今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商南縣在“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壓力空前的形勢下,以最嚴的要求,最實的措施,最硬的保障,認真落實網格防控,統籌推進復工復產,守住了“零疫情”底線,守住了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守住了經濟穩增長態勢,為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