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把加快產業升級作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突破點,不斷延長產業鏈條,推動產業經濟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厚植高質量發展優勢。
推動農業工業化。商南縣聚焦“5+X”產業體系,針對每個特色產業有計劃地培育引進一批生產、加工、銷售全環節、全鏈條的龍頭企業,實現規模化種養和產品開發互補、初加工與精加工并舉、高效生產與市場銷售有效銜接,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和農業綜合效益。聚焦拳頭產品打造,實施視頻化全流程監管,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加快推進農產品品牌整合,力爭全年新增1至2個氣候標志、地理標志產品,形成市場競爭力。聚焦商品銷售,堅持連鎖經營和線上線下經營相結合,依托商洛海關,努力搭上“一帶一路”中歐班列,讓小食品走向大世界、小產業走進大市場。
推動工業鏈條化。縣上立足釩、鎂、硅等優勢礦產資源,鼓勵支持中釩科技、瑞爾高溫、中劍實業等礦產品深加工企業,增強關鍵領域、重點環節和行業標準控制力,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推出釩電堆、釩電池,干式料、引流砂等下游產品,做強新材料產業。聚焦輕工電子、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發揮虎之翼、萬達智造等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加大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和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培育力度,著力延鏈、補鏈、強鏈。圍繞中醫藥、大健康等新型產業,補齊中醫藥飲片加工、食藥同源中藥材開發、醫療保健等產業鏈條,確保工業產業鏈健康成長。
推動三產融合化。縣上始終把農業園區、產業基地、工業園區按照旅游景區來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在產業布局上體現生態綠色,在加工生產上體現低碳循環,在運營管理上體現融合發展。強力推進滔河經濟帶紅色游、丹江經濟帶水上游、312國道經濟帶產業游等景點項目建設,著力構建2至3日游的旅游大環線,形成以金絲峽5A級景區帶動、陽城驛4A級景區助力、諸多3A級景區支撐、美麗鄉村點綴的全域旅游大格局。加快旅游三產同工業、農業、文化、教育深度融合,加快富水高科食品科普體驗館、蓮花湖水上樂園、茶海公園以及數字文旅綜合服務項目建設,開發一批新的特色旅游產品,進一步提升旅游競爭力。圍繞“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核心要素,優化業態布局,推出一批體驗游項目,培育一批網紅打卡地,打造一批特色民宿、特色農家樂,做優旅游“大服務”,形成旅游全產業鏈。
推動產業集群化。商南縣按照“一個產業、聚集一批企業、形成一個園區”的思路,結合創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重新編制縣城和富水兩個片區工業園區發展規劃,根據產業特點和發展實際,科學劃分園區功能布局,合理確定企業密度,完善低產出、低效益企業退出機制,實現集約化發展。優化完善園區配套服務,用好用活財稅、土地、項目等優惠政策,完成富水河東路和工業污水處理廠建設,提升園區競爭力,吸引更多企業落戶園區。緊扣輕工電子、中藥材、汽車零配件生產、礦產資源開發等產業,大力扶持龍頭企業“裂變”,實施集群企業梯次培育計劃,全力打造輕工制造、現代材料、綠色食品、現代醫藥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