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朱濤 李治軍)2月23日,在商南縣城關街辦三角池村黨支部換屆選舉中,36歲的湯龍當選為村黨支部委員,隨后被推選為村監委會主任。湯龍之前在中鐵二十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陜西吳華高速某標段項目部任工程部副部長,去年11月,他響應家鄉號召,返鄉參選村干部。截至2月25日,商南縣村(社區)“兩委”換屆圓滿結束。據統計,本次換屆中,共有147名外出創業人員返鄉擔任村干部,成為該縣、村干部隊伍中新的“生力軍”。
外出創業人員具有眼界寬、思路多、腦子活、重視發展經濟等特點,其中有許多是致富能人。去年12月初,村(社區)“兩委”換屆啟動以來,商南縣從鄉村振興的人才需求出發,廣泛宣傳動員,積極引導鼓勵他們返回家鄉到村(社區)“兩委”任職,著力培養建設一批朝氣蓬勃、發展有力的鄉村振興領頭雁。
該縣還制定“一攬子”政策,拿出“真金白銀”為返鄉任職人員提供保障。政治上,為返鄉人員打開“綠燈”,愿意入黨的,在符合條件的前提下,優先發展為黨員;愿意參政議政的,積極推薦符合條件的優秀村干部擔任“兩代表一委員”。選配上,建立新任職人員“傳幫帶”機制,通過定期舉辦“書記講堂”“學歷提升教育”等方式,提高返鄉任職人員的各方面能力。待遇上,全面落實村干部報酬穩定增長機制,把村干部待遇與村級集體經濟收益掛鉤,任職10年以上的,離職后發放補貼,且逐步提高養老待遇,消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出路上,實行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中選拔鎮領導干部、考錄鎮機關公務員、招聘鎮事業編制人員等制度,拓展他們的發展空間。為加快將返鄉任職人員發展成帶頭富、帶領富的典范,縣上還加大在資金和項目上的傾斜支持,在同等條件下,村上對外發包的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項目,將優先考慮返鄉任村干部人員創辦的企業承建。
在此基礎上,商南縣依托招商推介會、外地商南商會等平臺載體,加大對上述政策的宣傳,并積極推介該縣近年來,尤其是“十三五”發展取得的成效以及“十四五”期間國家將出臺的關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特色農產品生產、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易地搬遷后續扶持等系列政策,增強在外務工經商人員返鄉干事創業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