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過風樓鎮采取領導分項包抓、專班常態推進、清單協調跟進的方式,統籌協調、精準發力,在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入庫方面,目前已完成1.88億元……”5月13日,商南縣過風樓鎮黨委書記謝超在龍山休閑觀光長廊項目建設現場向觀摩人員匯報了該鎮所立“軍令狀”的落實情況。
當日,商南縣舉行了周現場觀摩會,重點圍繞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環境整治、秦嶺山水鄉村建設等亮點工作,組織縣政府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各鎮辦黨政“一把手”觀摩了試馬鎮馬泉山茶產業基地、“兩邊一補齊”通村道路、秦嶺山水鄉村建設、柳樹灣村集體經濟發展、345國道項目等9個現場,通過實地觀摩,動員全縣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提振精神,對標先進、查漏補缺,形成爭先恐后、你追我趕的態勢,加快建設“四大名城”,奮力實現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在試馬鎮萬畝茶園的核心區馬泉山曬茶臺俯瞰茶海,萬畝茶園、白墻灰瓦、群峰環繞、山水相依,宛如一幅美麗畫卷。試馬鎮依托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重點推進“生態茶城”建設,在茶產業“三提升三延伸”上下功夫,探索推進茶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子,將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秦嶺山水鄉村建設規劃有機結合,建設生態康養、旅游度假、特色農業“三大片區”,建設具有試馬特色的秦嶺山水鄉村。推進中,試馬鎮探索形成了繪好“一張藍圖”、推行“3+模式”、采取“六點辦法”、落實“五項機制”的“1365”工作模式,促使紅廟村宋家莊從昔日的“爛泥湖”變成了今天的秦嶺山水鄉村示范村。
當天觀摩的過風樓鎮柳樹灣村集體經濟發展點位,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的思路,大力發展狝猴桃、水雜果、中藥材、食用菌等特色產業。在狝猴桃產業園內,冬春套種羊肚菌,夏秋套種花生,在水雜果林下套種紅薯和中藥材,增加土地利用率和產出,每畝土地群眾增收近千元。依托丹江水資源優勢,打造小龍蝦養殖基地,由村集體承建,按照“公司+農戶”經營模式,建成小龍蝦養殖池4個,預計每年帶動6戶脫貧戶務工增收1萬元,為村級產業發展積蓄動力。
一個個鮮活的經驗做法引起大家的極大興趣,大家一路走、一路看,一邊聽、一邊想,紛紛用手機拍照、錄像,記錄好經驗、好做法。觀摩點參觀學習,讓許多部門、鎮辦“一把手”萌生了新的發展思路,鮮活的經驗做法讓他們深受啟迪。他們下車現場參觀,上車交流體會,有的表示還要進一步溝通學習,并帶領村干部再次來實地“取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