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圍繞“一都四區”建設打造“四大名城”系列報道之六
通訊員 李治軍 胡先軍 劉曉晨
5月6日,商南縣科技特派團茶產業專家工作站掛牌成立,充實了團隊力量。
5月10日,商南縣200萬雙成品鞋生產線項目在富水鎮幸福小區開工,投產后,將形成年產200萬雙成品鞋能力,增加就業崗位200個。
……
正如這樣,各個部門都在動、周周有進展。今年以來,商南縣聚合“三力”、同心同向推動“四大名城”按年度方案穩步實施、有序推進,成效陸續呈現。
抓在一線 增強引領力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項需要攻堅克難的工作,領導干部指揮在“一線”、示范在“一線”尤為重要。去年9月,商南縣第十九次黨代會提出,利用五年時間聚力打造生態茶城、產業新城、旅游名城、康養慢城“四大名城”,“四大名城”建設便成了商南縣工作的重中之重。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積極帶頭,快節奏、高密度前往鎮辦、企業、項目建設現場等地,扎實開展調研,廣泛了解相關情況,匯集部門鎮辦意見建議,研究指導制定“四大名城”總的實施方案和2022年度實施方案;方案確定后,緊鑼密鼓抓啟動實施,持續不斷地到鎮村、入車間、下廠礦、去景區、看園區,現場掌握進展、交流了解困難、研究破解難題。主要領導的工作身影,樹立了鮮明導向、突出了工作重點、增強了“引領力”。
在主要領導的示范帶動下,其他包聯縣級領導紛紛撲下身子全力抓落實。他們經常深入到產業基地、項目現場或廠區園區景區,查、看、問,或督促指導,或解決問題;適時組織召開專項推進會,匯總階段進展,研究新情況、提出新要求,一步一步、穩扎穩打穩推進,既有力地推動了“四大名城”工作,又在“怎樣抓”“如何做”等方面為鎮辦、相關部門帶了頭、加了油、鼓了勁。
專班推進 提升執行力
“四大名城”建設啟動后,為壓實責任,挖掘相關部門、10個鎮辦的潛能,將縣鎮兩個層面的力量充分調動起來,增強工作執行力,商南縣及時成立了生態茶城、產業新城、旅游名城、康養慢城4個工作推進專班,由縣級四套班子主要領導任組長,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每個專班在牽頭部門設立辦公室,縣上為每個專班制定了主要任務。
推進中,各專班實行聯席會議、重點任務工作清單管理等制度,研究解決建設發展中的問題;強化資金、用地、用水、用能、人才等要素保障;適時開展督查,定期通報工作動態、及時總結經驗,弘揚先進、鞭策后進。其中,旅游名城工作專班,明確了分管領導和責任股室對全縣打造旅游名城工作進行協調服務、督促指導,制定了《商南縣打造“旅游名城”實施方案》《2022年度“旅游名城”工作推進方案》,繪好路線圖、明確任務書、列出時間表、指定責任人,實行周匯報機制,確保工作出實效;康養慢城工作專班已開展督查2輪,下發督辦單1期,召開推進會2次。
縣上每個周印發工作簡報,匯總“晾曬”一周內各工作推進專班組長、副組長抓“四大名城”的工作動態,各相關部門的工作新進展,倒逼各專班各相關部門切實增強“執行力”,甩開膀子“快跑”“緊干”,形成了你追我趕競相推動“四大名城”建設的濃厚氛圍。
建設項目 形成支撐力
“四大名城”的任務怎樣完成、目標如何實現?關鍵還得靠項目。
各專班牽頭單位明確專人動態跟蹤管理、全方位服務,定期召開會議分析研究項目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主動上門問需求、解難題,確保項目落得下、建得快,盡早展現成效。
生態茶城方面,實施了城關茶康養示范園、富水茶產業三產融合示范園、試馬現代農業示范園三大示范園建設,已完成投資1500萬元,新建了觀光茶樓、產業路等,在全縣10個鎮辦新建無性系茶園6000畝、改造低產茶園5700畝。
產業新城方面,今年計劃實施重點產業類項目64個。截至4月底,開工建設52個,累計完成投資37.6億元。其中,興沃鑫農牧科技產業園和青山鎮食用菌產業園2個項目部分建成投產。
旅游名城方面,年度10個重點項目已完成投資4.5億元,其中,鹿城水晶文化產業園項目正在進行主體建筑基礎建設,金絲民俗產業園已完成工程量的70%,金絲峽景區大數據管控中心完成了80%的工程量。
康養慢城方面,婦幼保健院遷建及綜合提升項目完成了室內二次結構安裝、內墻粉刷、水電管道預埋等;茶旅康養示范園項目3000畝茶園已建成,北門戶區至秦嶺南坡茶葉基地主干道沿線綠化苗木已完成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