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孔少艾 代緒剛
孩子們在寬敞明亮、設施齊全的活動室開展各項活動。
“我在這里能感受到老師的關愛,感覺孤獨時,可以向老師和同伴傾訴心聲。這里環境溫馨,學校還經常安排一些娛樂活動,我覺得‘關愛兒童之家’好像我的另外一個家。”5月24日,商南縣清油河希望小學五年級學生田春宇說。
田春宇家住清油河鎮吊莊村,父母在廣東省佛年底建成投入使用。“關愛兒童之家”活動室占地面積80多平方米,分為閱讀區、親子交流區、制作游戲區、輔導講座區4個區域,電視機、電腦、音響、沙發、飲水機、空調、展示臺、圖書閱覽桌等設施設備一應俱全。
學校以體驗參與教育為主,區分不同層次留守兒童的特點,以學校的特色社團為依托,在“關愛兒童之山市打工,平時由爺爺奶奶看護。他所說的另外一個家是清油河希望小學“關愛兒童之家”。
據清油河希望小學校長韓立群介紹,為了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缺失、受關愛不足等方面問題,清油河希望小學借助商南縣慈善協會“關愛兒童之家”項目,著手打造特殊兒童溫馨的港灣。項目于2021年6月開始籌劃,由省、市、縣三級慈善協會投入資金13萬元建設,2021年家”組織開展內容鮮活、形式多樣、吸引力強的主題實踐活動,并與豐富多彩的趣味性活動、文體活動相結合,培養孩子積極主動的創造精神。對低年級兒童著重開展手工制作、音樂舞蹈類活動,對中高年級兒童開展計算機、棋藝、足球、乒乓球、經典誦讀、心理輔導講座等方面的活動,讓留守兒童在“關愛兒童之家”能充分感受到親情關懷和學習生活的樂趣。
學校還安排1名副校長、6名教師和3名校外志愿者開展日常關愛活動。輔導老師楊怡介紹,清油河希望小學的125名特殊群體兒童和其他學生在“關愛兒童之家”開展閱讀欣賞、課業輔導、安全教育、心靈關懷、親情連線、文體娛樂活動,老師的責任就是給他們營造一個家的感覺與氛圍,讓特殊群體兒童全面發展,快樂成長。
“我是一名在學校住宿的學生,放學后我與伙伴們來到學校‘關愛兒童之家’,可以看看課外書、做手工、下棋,還能上網查資料。晚上等父母下班了,我可以用‘關愛兒童之家’的電腦登錄微信、QQ與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聊聊天。”五年級3班學生吳夢涵說。
“每周二、周四的中午和傍晚,是我在‘關愛兒童之家’輔導的時間。留守兒童常常存在親情失落、學習失教、心理失衡等問題,我的責任就是與孩子進行心靈溝通,給他們以關心關愛,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心理學專業畢業的輔導老師宋發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