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初夏時節,行走在商南大地,從城鎮到山區、從主干公路到鄉村道路,一條條“暢、潔、美、安”的“四好農村路”縱橫交錯,猶如一根根毛細血管把全縣城鄉連接起來,極大地改善了全縣24萬多名群眾的出行和發展條件。截至2021年底,全縣公路總里程達2243.87公里,基本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四橫兩縱、兩大迂回、內聯外暢”的公路網絡。2018年、2019年,商南縣先后率先在全市成功創建省級、國家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創建市級“四好農村路”示范鎮8個。
商南縣立足實際,結合產業布局、全域旅游、鄉村振興等實際,聘請國內一流道路設計團隊進行測繪設計,科學編制交通運輸發展規劃。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發展思路,凝聚各方力量,探索“六個一點”辦法;落實縣級領導包抓重點交通項目建設機制,定期召開現場會,協調解決難題,確保交通項目建設快速推進;認真落實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改革和“路長制”,將農村公路管護工作納入鎮辦考核指標,促使農村公路管護主體責任全面落實;探索高新技術在農村公路監管方面應用,在危險易滑坡路段建成全市首個公路災害智能監測預警系統,實現全天候實時滑坡監測預警。目前,投資200余萬元的“四好農村路”智慧化管理平臺即將投用。
在充分利用“技防”的同時,商南縣建立以道班工人、客運司機、鎮村干部三級社會監管“人防”體系;按照“縣、鄉道縣管,村道鎮管村養”養護管理模式,縣、鄉道由縣交通運輸發展中心組建的38個道班351名道工按照每人1至2公里標準負責轄養路段日常養護,村、組道路由各鎮辦采取“三員合一”和申請公益性崗位負責日常養護。縣政府按標準足額列支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費、水毀預備金等費用,建立養護經費逐年增長機制。按照“一路一特色、一路一主題、一路一風景”的要求,融路入景,植樹增綠,播種花草,全面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車在路上行、人在畫中游”的詩畫意境路。
“四好農村路”像一條條“金線”,把散落在商南大地上的美麗鄉村、產業項目、文旅資源串聯起來,成為一條“珍珠項鏈”。圍繞全縣旅游產業發展,商南縣打造了金絲峽專環線、試馬現代農業園等一批茶旅、文旅、美麗鄉村旅游線路,把美麗鄉村與金絲峽5A級景區等全縣A級景區景點串線成面,培育了商南一日游、兩日游精品路線。在以農村公路為骨架、以通村客車為載體,實現小件物流通過客運班車實現終端運送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物流+快遞”深度融合,提高物流快遞運輸周轉效率,助推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