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代緒剛 田光明
峰巒疊嶂,云霧繚繞。夏日,走進商南縣試馬鎮馬泉山萬畝白茶基地,漫山遍野的茶樹青翠欲滴,一枚枚新葉嫩綠芳香。不遠處的山腳下,一座座白墻青瓦的茶農房舍點綴其間,猶如一幅茶綠花香、生態宜居的山水鄉村畫卷。
今年以來,試馬鎮緊緊圍繞全市“一都四區”發展定位和全縣“四大名城”建設目標,以“兩邊一補齊”“三百四千”工程奮力趕超行動為抓手,不斷補齊基礎設施短板,發展壯大茶葉等特色產業,著力打造秦嶺山水鄉村建設示范村,發展鄉村休閑游,持續帶動群眾增收,推動鄉村向又富又美轉變。
試馬鎮把發展壯大茶產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力引擎,大力實施茶葉育苗、生產、建園、加工、銷售、品牌、文化、體驗“八大提質”工程,不斷推進茶產業規模、品質、品牌“三提升”,聚力向旅游、康養、深加工“三延伸”,全面推進茶旅、茶養、茶文、茶體融合發展。今年新建無性系茶園3000畝,全鎮茶園總面積達到3萬畝以上;新修步道3.5公里,綠化亮化道路8公里,栽植景觀樹木、花卉2.1萬株,馬泉山茶海公園設施逐步健全。全鎮培育引進省、市級茶葉鏈主龍頭企業1家、茶葉專業合作社6家、茶葉經營企業13家,新建茶事體驗園3處,新開特色農家樂3家,實現茶葉年產值近2億元。農戶通過流轉土地收租金、務工掙薪金、入股分紅金、創業賺資金、兌補得現金,實現“一地五金”,實現穩定增收致富。
在秦嶺山水鄉村建設中,試馬鎮推行分級負責、清單管理、評比獎勵、督查考核和長效管護五項機制,制定了《試馬鎮建設秦嶺山水鄉村工作導引》,明確了9條24項正負面清單,引導群眾積極踐行落實,養成良好生產生活習慣。以開展“美麗庭院”創建、評比、獎勵等系列活動為抓手,推動群眾由“要我美”向“我要美”逐步轉變,讓人人愛護環境成為自覺行動。全鎮累計新修道路18條30.12公里,新栽路燈18公里,新鋪設污水管網12.8公里,新建圍墻、花墻68處,改造衛生廁所280個,建成垃圾分類治理點2個,鎮域基礎設施不斷健全。累計拆除、整修殘垣斷壁260處,新投放環保垃圾桶680個,清理河道24公里,拆除廢舊豬圈、廁所和各類搭建棚350處,補植景觀樹木2萬株,房屋涂白368戶48521平方米,打造“美麗庭院”68個。在紅廟村宋家莊建成“美麗菜園”“科普菜園”46處,鎮域村容村貌和人居環境大幅改善,實現了從“全域整治”向“全域美麗”的華麗蛻變,呈現出“村村皆景、戶戶如畫”的美麗畫卷。
產業強了,群眾富了,環境美了,游客也接踵而至。試馬鎮按照農旅融合、生態康養的發展思路,將地域特色、民族文化和茶文化元素融入茶莊園建設,與紅廟荷園、北宋農耕文化博物館、水果采摘園等綠色休閑度假完美結合,成為集茶園觀光、休閑度假、采摘體驗、民俗展示于一體的新型農旅融合景區,不斷培育茶旅、農旅、康養新業態,推動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雙向轉化通道。
盛夏時節,前來紅廟村宋家莊組百畝荷花園游玩的游客絡繹不絕,處處呈現“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的美麗景象。目前,荷田種植的主要有九孔蓮、水果蓮和觀賞蓮,蓮下養的鰱魚、草魚和鱸魚,每畝收益5000元以上。這是試馬鎮蓮魚共養、立體養殖的示范園,也是紅廟村集體經濟產業之一。緊挨荷田的是110畝生態垂釣園、水產養殖園和露天燒烤園,每到周末,前來觀光、賞花、垂釣、燒烤、攝影、拍抖音打卡的游客接踵而至,欣賞秦嶺山水美景,體驗田園休閑生活,而當地群眾也從中獲得豐厚回報。
“鄉村振興政策好啊,現在的家鄉山青水綠,景色宜人,產業興旺,人民富裕,我們就在家鄉,不出村鎮,就能實現就業致富。”紅廟村荷塘居農家樂老板劉發兵笑呵呵地說,他經營的荷塘居農家樂很好地解決了來往游客的吃喝難題,實現了周邊農戶新鮮蔬菜自給自銷,帶動4名群眾在農家樂務工,年可帶動村集體經濟增長5萬元以上,真正實現“游客玩得美、留得住,群眾能就業、可致富”。